无论是在绵绵群山中,还是在茫茫草原上,越来越多的青年选择从城市回到乡村,通过直播改变乡村。他们有了新的职业身份——网络主播。与很多久居家乡的村民不同,他们具有互联网思维,懂得利用短视频、直播工具,依托家乡资源开启就业创业生涯。在日渐空心化的农村,这些返乡青年相信家乡有足够的发展潜力,用直播“新农具”切切实实改变着家乡的面貌。
当互联网的春风吹进乡村的田野,网络直播成为乡村振兴的“新农具”。一批批有互联网思维的青年从城市回到乡村,用他们的热情与智慧,让乡村“出圈”,为乡村带来了新的希望。
例如,在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白杨坪镇熊家岩村,本科毕业的牟慧利用直播,将大山里的手工糍粑、腊肉香肠、竹笋卖到全国各地。最高峰时期,光苞谷粑粑一款产品的订单量就达8000公斤,不仅拓展了工厂建设,还为村里的宝妈们提供了兼职岗位,实现了以创业带动就业。在内蒙古草原,有过七年程序员工作经历的杨国民,将互联网思维运用到羊粪发酵肥料的营销上,推向更广阔的市场。而王静则通过直播示范利用随处可见的玉米芯、秸秆种植菌菇等技术,帮助基层农民学习农业种植技术,同时售卖周边农户的农产品,直接帮助八九百户农户实现增收。他们用实际行动证明,乡村不是没有发展潜力,而是需要有新的思维和方法去挖掘。
这些返乡青年的成功,就在于他们敢于尝试新事物,善于运用互联网思维,将家乡的资源转化为市场价值。他们的成功为自己的人生增添了光彩,更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动力。可见,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需要更多具有互联网思维、敢于尝试新事物的青年人才。
直播为乡村带来的改变是多方面的。一方面,它打破了乡村与外界的信息壁垒。曾经,乡村的农产品苦于没有销路,只能烂在地里或者低价出售。而现在,通过直播,消费者可以直接看到乡村的优质农产品,了解它们的生产过程和特色,从而放心购买。另一方面,直播也为乡村创造了更多的就业机会。从生产加工到物流配送,从主播到幕后工作人员,直播产业链的各个环节都需要人力支持。这不仅解决了乡村劳动力闲置的问题,还吸引了更多的年轻人返乡创业,为乡村注入了新的活力。
然而,乡村直播之路并非一帆风顺。乡村基础设施薄弱、网络信号不稳定、物流配送不及时等问题,仍然制约着直播的发展。同时,直播行业竞争激烈,如何保持创新、提高直播质量,也是乡村主播们面临的挑战。此外,农产品的质量把控、品牌建设等方面也需要进一步加强。
为了让直播更好地服务乡村振兴,政府、企业和社会各方应共同努力。政府应加大对乡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改善网络、交通、物流等条件,为直播创造良好的环境。企业可以加强与乡村主播的合作,提供技术支持、培训服务和市场推广,帮助他们提升直播水平。社会各界也可以通过购买乡村农产品、关注乡村直播等方式,支持乡村振兴。年轻人自身则要不断学习和创新,充分发挥互联网思维,挖掘乡村的特色资源,打造具有吸引力的直播内容。
乡村振兴,关键在人。在这个充满机遇与挑战的时代,让我们期待更多的年轻人拿起直播“新农具”,为乡村振兴注入新的动力,让乡村在新时代绽放出更加绚烂的光彩。相信在他们的带动下,会有越来越多的人关注乡村、投身乡村,共同书写乡村振兴的美丽画卷。(大河网河声评论员 张忠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