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媒体报道的研究生推免过程中 “师生互鸽” 现象趋于频繁,这一情况引发了广泛关注。据相关调查显示,不少高校老师都有着被保研学生放鸽子的经历,例如,某高校一位老师先后竟被四位保研的学生放了鸽子;与此同时,在社交媒体上,也有诸多学生贴出自己被老师 “鸽” 的遭遇,复旦大学管理学院发布的《推免招生不诚信名单通告》,更是将这一问题赤裸裸地摆在了公众面前。
推免 “互鸽” 现象的产生,与推免研究生的机制安排紧密相关。学生获得推免名额后,可依据自身意愿向多所接收学校及专业导师发出申请。据不完全统计,平均每位获得推免资格的学生至少会向三所及以上高校投递申请材料。而导师方面,尤其是一些热门专业的导师,往往也会收到多份来自不同学生的申请,双方都在这众多选择中挑挑拣拣,力求找到最心仪的那个 “学术搭档”,如此一来,“互鸽” 便难以避免。
并且,随着保研人数近些年的快速增长,这一冲突愈发频繁。根据教育部最新数据,2023 年,全国共招收硕士研究生 114.84 万人。某位不愿具名的权威专家透露,推免生比例约为 12% - 14%,也就是说,推免生人数在 13.8 万至 16.1 万之间。而回顾推免制度诞生之初的 1985 年,当时推免生人数仅为 3300 多,经过短短 38 年的时间,推免生人数增长了 40 多倍。如此迅猛的增长态势,使得 “互鸽” 现象渐成一种常见趋势。
不可否认,从道德层面看,“互鸽” 似乎有失信之嫌。一些学生信誓旦旦表达意愿后却反悔,这确实不够诚实。据一项针对高校教师的小范围调研发现,约有六成教师认为学生爽约对招生工作带来了一定困扰。然而,在升学这一重大人生抉择面前,学生希望多些选择也是人之常情。毕竟这关系到自身未来的学术发展乃至职业走向,本质上与日常购物时的 “货比三家” 并无太大不同。况且,老师爽约学生的情况也不少见。有数据表明,在部分高校热门专业中,老师爽约学生的比例约占总招生情况的 5% - 8% 左右。而且学生处于相对弱势地位,缺乏如学校、老师那般的舆论资源,难以通过类似的 “爽约公示” 来表达不满。
对于 “互鸽” 现象,部分学校、老师和舆论进行道德谴责,虽情有可原,但并非解决问题的良策。我们应客观正视多向选择的现实,尊重这一 “游戏规则”,并从道德谴责之外去寻求改进的路径。学校之所以对 “互鸽” 不满,关键在于其打乱了招生计划,可能导致入学名额被浪费,造成实实在在的利益损失。据了解,某些高校因学生或老师爽约,导致部分专业入学名额空置率达到了 10% 左右,这无疑是对教育资源的一种浪费。
那么,如何建立相应的兜底机制就显得尤为重要。借鉴以往经验,建立补录机制不失为一个好办法。当出现学生或老师爽约情况时,可及时通过补录来填补空缺,确保招生计划的顺利进行。以某高校为例,在实行补录机制后,因 “互鸽” 导致的名额浪费情况明显减少,入学率得到了有效提升。循环招生也可纳入考虑范围,让未被录取的优质学生或未招满学生的导师有再次选择的机会。此外,保证金制度也值得一试,学生缴纳一定保证金,若入学则折入学费或返还,以此约束双方行为,避免因 “互鸽” 带来的资源浪费。据相关试点情况反馈,在实行保证金制度的专业中,“互鸽” 现象出现的频率有所降低。
同时,我们也要看到,当前推免制度存在问题,是因为它只是招生计划的一部分,需嵌入严格的研究生招生框架中。名额设计、招生安排等具体规定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推免制度采取更为灵活的变通设计。这就要求我们在完善推免制度时,要综合考虑其与整个研究生招生体系的协调性。
总之,面对推免 “互鸽” 现象,相互指责、道德批判无济于事,我们应积极探寻完善推免制度的有效途径。通过建立合理的兜底机制,在尊重师生双方多向选择权利的基础上,最大程度减少 “互鸽” 带来的负面影响,让推免制度更好地发挥其选拔优秀人才、促进学术交流的作用,实现研究生招生工作的高效、有序开展。只有这样,才能让推免这一符合国际趋势的研究生申请制度在我国的高等教育领域焕发出更加璀璨的光芒。(大河网河声评论员 朱铭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