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评论员 赵志疆
近段时间,中国国家博物馆的凤冠冰箱贴出圈,每天线下排队购买的人流如潮。冰箱贴以明孝端皇后凤冠为灵感设计,一经发布,就受到热捧,上市3个月,卖出近8万个,被戏称为“当下最想拥有的文创产品之一”。
博物馆是连接过去、现在、未来的桥梁,一件件文物承载着千百年的历史沧桑,抽象、模糊的历史变得具体生动。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把参观博物馆当成一种习惯、一种生活方式,博物馆身上的“高冷范”慢慢减退,成为不少人心心念念的“网红打卡地”。
河南博物院的文创考古盲盒将微缩的文物“埋”进了土里,让消费者动手“挖”出来,一经推出就迅速被抢到断货;甘肃省博物馆一改严肃,将铜奔马玩出了花,本就“魔性”的面部表情被精心设计在卡通化的毛绒玩具上,让人忍俊不禁,产品销量节节攀升……据国家文物局统计,2024年国庆假期,全国博物馆接待观众7488万人次,假期日均超1000万人次前往博物馆参观。
乘着文旅融合的春风,各地博物馆竞相寻“变”思“活”,丰富的数字化表达形式和文创产品,不仅带“活”了文物展品,而且带“火”了博物馆。在此基础上,一些文博单位顺势开展考古研学,并受到了市场的普遍好评。
在北京故宫博物院“洗石头”;在郑州商都遗址博物院赴一场“商周晚宴”;化身“三星堆人”,体验养蚕缫丝、神树祈福……古为今用、寓教于乐的考古研学正在成为新风尚,从“看文物”到“修文物”“挖文物”,沉浸式、互动式的考古研学体验,令参与其中的青少年直呼过瘾。
作为中国现代考古学诞生地,河南全面统筹规划,精心打造文博研学、古建研学、古乐研学等一系列研学体系,调动权威专家等多方资源参与,创新文化遗产活化利用方式。在河南安阳中国文字博物馆,以汉字文化、甲骨文化、书法艺术为主要内容,结合消费群体的需求,开发文化创意产品千余种,让公众在参观学习中沉浸式认知和感受中华五千多年文明史的厚重积淀,感悟中国文字的生命力、凝聚力和影响力。在郑州商代都城遗址博物院,丰富多彩的展览、讲坛沙龙、研学活动,使之成为“城市文化会客厅”,充分发挥了文化打底、保护奠基、展示出彩、惠及于民的综合社会效益。
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就能搭建起沟通历史与现实的桥梁,为更多人感受文物魅力、汲取文化滋养、坚定文化自信提供深度体验。让文物“活”起来,让文化“火”起来,需要更多方面积极动起来。这不仅是一个前途广阔的“大市场”,而且是一篇值得浓墨重彩的“大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