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声丨莫以“帽”取人 不为“帽”所累

2024年11月19日11:08

来源:大河网

重视人才可以有,别被“大帽子”遮住眼!近日,一名拥有4个博士学位、2段博士后经历、22项社会兼职的“95后”研究员,受到媒体和舆论关注。从公布简历到暂停聘任,不到两天时间,他为何会这么快被解聘?他的履历是否有造假和水分?各种质疑声随之而来,相关部门介入核查。在“学术荣誉”层层叠加下,被查出不少“帽子”水分很大。我们要问的是,热衷以“帽”取人的根源在哪儿?该如何纠正这股歪风?

做“帽子”人才的“鉴者”,去伪存真,确保真才显“真章”。“帽子”的初衷是为吸引、留住人才以及改善、提高人才的工作条件和生活待遇等而设立。此举在当时起到积极作用,然而,时至今日逐步被异化,随着科教领域的竞逐加剧,部分选人单位为应对各类考核评价,不惜重金挖“大帽子”“洋帽子”。更有甚者,以称号级别决定人才“价码”,由此衍生出各种“学历造假”“水硕水博”。严重侵蚀学术与职业的纯洁性,阻碍人才的真正涌现与发展。对此,相关部门要带好头,秉持“不拘一格降人才”的选人、用人理念。不将“帽子”作为评价人才的主要或唯一标准。更关注人才的创新能力、科研能力、学术贡献等实际成果。同时,确保过程公开、公平、公正。对已任用的人才,定期进行复审、评估,确保真“帽子”人才得以重用。

做“帽子”人才的“智者”,去粗取精,确保贤者展“良能”。“帽子”不是利益的无形“驱动器”,许多教科研人员花大量时间和精力去追帽子、抢帽子,以求多戴“帽子”。甚至通过造假、掺水等不正当手段为自己镀金。一旦“帽子”固化为身份和地位的标签,自然就成为学者的最高奋斗目标。由于学术评价、市场评价等具有公信力的人才评价渠道相对匮乏。国家设立科技项目的支持对象,就成了各级政府判断一个人是否优秀的重要标尺。导致科技资源配置、政策支持等资源向“帽子人才”过度聚集,加剧“帽子人才”和“非帽子人才”的鸿沟。年轻人想进步就要做短平快的课题,赶在申请各类“帽子”前尽快出成果。这种“踩着点争帽子”的现象带来了不合理的申报压力和负担。要遏制这种现象,就要减少“帽子”定好调子,让评价的“尺子”硬起来。增加评价渠道,充分发挥学术团体和行业协会等部门的作用,建立政府评价体系之外的多元评价体系。同时,加强对科研诚信和学术道德的建设,建立良好的科研环境和学术氛围。为学者提供更加公平、合理的竞争环境,加强媒体和社会公众对学术界的监督,对学术不端、热衷“帽子”之风等负面现象进行曝光和批评。对违反科研诚信和学术道德的行为,依法依规严肃处理,加强正面引导坚决维护科研的纯洁性和严肃性。

“帽子”应是科学规范的“管起来”,不应成为阻碍人才发展的“绊脚石”。关注“帽子”问题,不仅是对当前科教评价体系的深刻反思,更源于大家对学术界更纯净、更公正的热切期望。只有各界不以“帽”取人,学者才能不为“帽”所累。(王月)

责编:孙华峰   编辑:赵地  审核 :王世洋

我来说两句 0条评论 0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