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 从河南董寨到湖北大冶,20 只朱鹮开启新旅程,这是生态保护画卷上的精彩一笔。河南在这一行动中展现出对生态保护的深刻理解与担当。
董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的朱鹮。
“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 河南董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工作人员,精心挑选2~3岁的健壮朱鹮个体。他们在黎明前行动,只为减少对朱鹮的惊扰,确保这些 “东方宝石” 能顺利开启新的生活。这是对生命的尊重,对生态保护工作的认真践行,每一个细节都彰显着河南在保护珍稀物种方面的用心。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大冶市之所以成为朱鹮新的栖息地选择,是因为其优良的生态环境。河南积极参与这一跨省行动,是看到了更广阔区域内生态和谐发展的前景。保护朱鹮不仅是保护一种鸟类,更是守护生态平衡的关键一环,这对于中部地区的生态建设有着不可估量的价值。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 河南董寨在朱鹮保护事业上成绩斐然,如今已有 600 余只野外朱鹮种群数量。这种长期的坚持和努力,是对生态保护事业的执着。而此次助力 20 只朱鹮在湖北大冶安家,更是将这种保护成果向外拓展,是一种无私的奉献,是对生态大格局的积极推动。
董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的朱鹮
“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 朱鹮的保护是一个系统工程,河南积极参与其中,从挑选合适个体,到与湖北大冶市的紧密合作,包括为大冶提供经验、技术支持等。这一系列行动都是在为朱鹮营造更好的生存环境,也是在为中部地区的生态一体化建设添砖加瓦。
“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 朱鹮作为世界珍稀濒危鸟类,它们的存在对于生态旅游、科研等相关产业有着潜在的推动作用。河南参与朱鹮中部种群重建,是在为未来的生态经济发展播种希望。这一行动将吸引更多目光关注生态保护,带动更多资源投入这一伟大事业中。
“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 对于河南来说,参与朱鹮保护和迁移工作,是对民生福祉的关注。良好的生态环境能给人民带来更美好的生活体验,而朱鹮的成功迁移和种群重建,将成为河南生态名片上又一耀眼的亮点,让人民因生态之美而感到幸福。
“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 河南在朱鹮保护事业中的积极作为,为朱鹮在中部地区的繁衍创造了条件。我们期待这些朱鹮在湖北大冶能够茁壮成长,建立起稳定的野外种群,也希望河南能在更多的生态保护行动中发挥重要作用,为中华民族永续发展贡献更多的力量,让生态之美在中部大地绽放得更加绚烂。(大河网河声评论员 朱铭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