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声丨“奔县旅游”成新宠:走红为序章,长效以致远

2024年11月20日16:31

来源:大河网

在线旅游平台数据显示,今年国庆期间“宝藏小众城市”成为年轻人青睐的目标,县城、村庄等小地方变成年轻人假期出行的热门选择,“国庆假期奔县旅游成新风尚”“宝藏小众城市成年轻人新选择”等有关词条多次登上热搜。其实不单单是国庆期间,在今年五一期间甚至更早,“奔县旅游”现象便已有苗头,此后热度不断攀升,这对于地方振兴、文旅经济等都具有重要意义,但一时走红只是开始,长远发展才最为关键。

或许一时走红带有运气成分,但“奔县旅游”成为流行趋势绝非偶然。社交媒体的助推力、高性价比的吸引力、县域旅游资源的独特魅力、出行交通的快速便捷等,都是促成这一现象的重要因素。从更深层次来看,这是年轻人追求更高情感诉求的重要体现。近年来,“内卷”“焦虑”等文化一直充斥在青年亚文化之中,日常繁忙快节奏的工作生活已经让大家疲惫不堪,以往扎堆热门城市、走马观花式的旅游已经不能让年轻人真正得到放松与享受。此时,“松弛”“治愈”的县域旅游方式便成为年轻人的不二之选,他们能够在小县城、小村庄真正寻得一片静谧,感受人间烟火气。有了这种诉求,也促使地方政府及国家更加重视县域旅游产业的发展。近年来,国家不断出台相关政策予以支持,《关于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的意见》《县域商业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等都为县域旅游业的发展提供政策助推力;地方政府也在国家政策的引领下对当地进行改造建设,尝试形成乡村旅游品牌。这些都为“奔县旅游”成为流行趋势埋下种子。

成为流行趋势正显示出其巨大发展潜力,各方都能从中受益。作为需求一方,年轻人体验感、获得感从中得到满足,在日常工作、学习的重压之下,真正沉淀心情、享受当下。作为供给一方,县域旅游产业和地方经济得到发展,以连续六年位列全国县域旅游综合实力百强县的浙江安吉县为例,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引领之下,对当地贫困落后的小山村进行环境整治,此后将当地发展聚焦于乡村旅游产业,采用“统一规划,差异化发展”的模式,让县城中的每个村落都发挥出自己的特色与优势,频频出圈成为网红旅游目的地,也成为乡村振兴的优秀范本。从长远来看,这进一步推动了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对当地产业发展、生态环境以及文化遗产传承都具有深远影响。

当然,在看到“奔县旅游”的新趋势之后,一些县城及时抓住机遇,但难免出现过度商业化与同质化现象,最终便会难逃“爆火”变冷的命运,只会昙花一现。年轻人放弃去往热门旅游城市而转向县域旅游的目的之一是希望感受到独属于地方的那份风俗与文化,然而部分县城盲目跟风模仿、千村一面,建设千篇一律的古街古镇、大同小异的游玩项目,将地方的独特自然风景与特色文化内涵抛之脑后,本末倒置。过度开发也会导致游客体验单调乏味,原有的自然魅力和文化遗产被替代,人工干预破坏自然环境的原始风貌,最终甚至对当地生态环境造成不可逆转的影响。

只有实现可持续发展,才能实现环境、经济和社会的共赢,因此,长远发展才是关键。硬件设施是基础。要提升道路质量,优化公共交通系统,方便游客到达和游览,并提供多样的交通工具,丰富游客选择;提供不同档次的住宿设施以便满足游客多样化需求;增设公共厕所并定期维护,确保其清洁与设施完好;扩大停车容量,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引入智能停车系统,提高停车效率;县域景点无线网络全覆盖,确保网络信号稳定。另外,发展的前提是要杜绝以往“程式化旅游”方式,差异化、个性化的才是年轻人所要追求的目标,因此,地方政府要因地制宜、开发有度,发挥地方特色资源优势,将当地独有的风俗文化与景观特色挖掘呈现出来;同时需要注意的是,控制游客流量也是关键一环,若是只追求经济效益而忽视游客体验,便会重演人头攒动的拥挤场面,最终只会导致游客满意度下降,长此以往影响当地口碑与形象,阻碍长远发展。不仅如此,还有众多需要完善之处应结合当地特点来调整,才能真正发挥出本地资源的最大优势。

“奔县旅游”为小地方发展带来新契机,但也对其提出更高要求,其他县域甚至是城市应从优秀范本中汲取经验,注重长远发展,这样才能实现整个文旅产业的高质量发展,让文旅真正“活”起来。(河南财经政法大学 薛玉婷)

责编:孙华峰   编辑:王双飞  审核 :王世洋

我来说两句 0条评论 0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