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声丨老人“走火入魔”的背后,或是关注与陪伴的缺位

2024年11月22日15:55

来源:大河网

  “她已经走火入魔,谁说都不听!”近日,来自郑州的于先生反映:母亲迷上了推销保健品的小区洗脚店,遭家人阻止后竟然以自扇耳光50多下、绝食2天的极端方式,来逼家人妥协。视频中,老人一记记耳光重重扇在自己脸上,让人五味杂陈。

  “老小老小,越老越小”,这句话在于先生母亲的身上得到了印证。她仿佛回到了孩童时期,以一种近乎无理的撒泼方式,大声呼唤着对家人关爱与陪伴的极度渴求。这种伤害自己的行为,是老人内心深处对“被看见”的强烈渴望,她希望以此唤醒家人的心疼与关注。若非此番大闹,或许家人仍未意识到,在这个家中,老人已悄然成为被遗忘的角落。

《2022年中国老年心理健康白皮书》揭示了一个令人揪心的现状:六成老年人经常感到孤独,四成老年人存在抑郁情绪问题,超过四分之一的60岁老年人曾有过自杀念头。老年人的抑郁往往伴随着躯体化症状,他们难以清晰表述自己的情绪,更多地表现出身体上的不适。这种情绪化、不讲道理的表现,往往成为家庭矛盾和冲突的导火索。

  此外,失语的老人不仅不被子女看到,也难以跟上时代的节奏。在数字化浪潮中,老年人仿佛被时代浪潮冲刷至边缘,群体性孤独如影随形。他们的生活圈局限于家庭,而洗脚店则成为他们的社交新天地。老板偶尔以免费服务、小礼品为饵,将老年人聚集一堂,共话家常,就像农村老人聚于村口闲聊。在高楼林立的城市中,这样的洗脚店俨然成为老年人的“城市村口聊天室”,满足了他们的社交需求,为他们在时代洪流中找到了心灵的栖息地。因此,洗脚店对于先生母亲的致命吸引力得以被解释。

  除了社交需求外,老年人还深受对于死亡的终极恐惧的困扰。牙齿一天天松动,肌肉一天天松解,视力一点点朦胧,耳朵越来越模糊,焦虑是一定的。在死亡阴影下的巨大迷茫和不安中,买保健品、去洗脚能给予老人一种掌控感,仿佛能借此抓住手心里的沙,让生命的沙漏尽可能流得慢一点,这背后,实则是对心理需求的满足与慰藉。

  面对老年人走火入魔,我们不能仅仅依靠“堵”的方式来解决。更有效的途径是“疏”,即给予他们更多的关注和陪伴。我们应该像对待子女一样耐心地对待父母,理解他们的需求,倾听他们的心声。虽然现代社会生活节奏加快,工作和家庭之间的平衡变得愈发困难,但我们不能以此为借口忽视对父母的关爱。社会各界也应该共同努力,为老年人提供更多的社交平台和活动机会,让他们在晚年生活中找到归属感和幸福感。同时,加强对保健品市场的监管和打击力度,防止不法商家利用老年人的弱点进行欺诈。

  老人“走火入魔”的背后,或是关注和陪伴的缺位。多包容,多理解,多关注,常陪伴。老人能在身边“闹”,就已经是一种需要珍惜的幸福。当老人的需求被看见,当老人的声音被聆听,保健品和足浴店的市场自然会萎靡。毕竟,需要花钱的关心抵不过亲情的陪伴。(郑州大学 胡雅萱)

责编:孙华峰   编辑:杜若森  审核 :王世洋

我来说两句 0条评论 0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