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把“提前”当“提效”

2024年11月25日14:53

来源:大河网

如今,各级各部门往往会规定一个完成时限,通过倒排工期、明确期限来层层压实责任,能有效提升工作效率。但是,一些地方在布置工作时,出现了完成时限“层层提前”的情况,工作效果打了折扣。

很多工作随着一级一级“时限提前”,当工作任务下发到基层时,便会出现时间紧、任务重、难完成的情况。有的部门急着出成绩,表面上是工作雷厉风行以谋求立竿见影的效果,实际却脱离实际、急躁冒进,最终导致“按下葫芦浮起瓢”;有的部门想一出是一出,工作刚布置,转头就督查检查,上午发的通知,下午就要情况汇报;有的部门把各类培训当作走过场,还没开始培训,就要求交心得体会,导致基层“两眼一抹黑”。

出现“时限提前”,一方面是领导干部政绩观出现了偏差,只唯上不唯实,通过“抢时间”来体现自己对工作的重视;另一方面是工作统筹出现了问题,担心不把时限提前,基层落实不到位,本级的任务就无法完成。客观来讲,各级部门通过“限时”,能够很好地对下级提交的材料、数据、总结等进行全盘分析,为下一步决策提供更为准确的参考,但忽略基层实际,必然适得其反。基层干部面对难以落实的工作,只得以“真注水”应对“伪效率”,走向形式主义的深渊。

要想推动基层减负取得成效,就要坚决摒弃把“时限提前”当作“效率提升”的错误认识,一是要给基层“留空白”,为基层留出合理的空间和时间,让“抓基层”与“基层抓”形成合力,激发基层干部干事创业热情。二是要注重“抓统筹”,在制定计划表、工作图的时候,充分听取基层意见,避免“一拍脑袋”决策。三是要下好“真功夫”,克服急于求成的心态,从细处着手、从根源处置,不以“速度”论英雄,把工作质量体现在为民成效上。最后要优化“督检考”,有关部门要加大对一级一级“时限提前”等问题的督查检查,让基层从无意义的“内卷”、无节制的“提前”中解放出来,切实减轻基层负担。(马鑫纯/文  陶春霖/图) 

编辑:杜若森  审核 :王世洋

我来说两句 0条评论 0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