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声丨给“咬”学生伙食费之口贴上法律的封条

2024年11月26日10:55

来源:大河网

近日,湖北钟祥市纪委监委通报了6起党员干部违规违纪典型案例,6所中小学共11名校领导被处分。

从通报的具体内容来看,这次通报的6起党员干部违规违纪典型案例都与学校食堂有关,被处分的11名校领导都是张开大嘴“咬”向了学生的伙食费:有的是在食堂成本中列支财政供养人员工资及绩效奖,有的是转卖食堂食材套取资金用于违规发放教师值班补贴和福利,有的是通过提高学生伙食费收取标准在食堂成本中列支班主任津补贴,有的是为菜农提供方便并收取菜农现金回扣,有的是通过虚增食堂蔬菜采购数量套取资金用于支付该校违规产生的生活招待费用……令人欣喜的是当地纪委监委对这些“咬”向学生伙食费之口展开了调查,并对相关的学校领导给予了党纪政务处分。

我们都知道,中小学校解决学生的就餐问题可以省去家长诸多事情,家长只要按时交钱,剩下的事情就由学校来做了。也正是如此,一些学校的相关负责人把它看成“唐僧肉”,不顾学生的营养和身体健康硬生生地“咬”上一口。如此还怎么保证孩子们吃得健康安全?又怎么能保证孩子成长的所需营养?所以,各地教育行政部门或政府的相关职能部门不妨从钟祥市的通报中得到启迪,加强对本地区各类中小学校食堂的检查,对那些“咬”向学生伙食费之口贴上法律的封条。

首先,开办有学生食堂的中小学校要把解决学生就餐问题看作是解除家长后顾之忧、保障学生健康成长的民心工程,实行食材定点采购,并定期向广大家长公布相关账目,从伙食费收取、采购支出到食堂管理、成本费用等,一分一厘都不打折扣,真正接受并经得起相关职能部门、社会公众、学生和家长的“审计”,进而打造师生满意、阳光清廉、社会认可、家长放心的学生食堂。

其次,教育等政府职能部门要主动作为,对各类中小学校的学生食堂不定期地进行专项检查或现场督导,不仅要检查其食品安全管理情况、食材储存环境和食堂卫生状况,还要检查其进货验收台账、索证索票情况和每天的出入库台账,更要检查餐饮质量及学生就餐时的餐饮价格,从而确保孩子们的伙食费一分一厘都用在学生的身上。

第三,作为社会公众尤其是学生家长,要对中小学校的学生食堂进行义务监督,经常通过与孩子交流,了解孩子所在学校食堂的供应情况。一旦发现学校出现有“咬”向学生伙食费的情况,立即向相关部门举报。纪检监察或公检法等有关职能部门接到群众举报后,要立即组织人员进行彻查,不论涉及什么人,都绝不手软,绝不姑息,确保发现一件查处一件,发现一起处理一起。

唯有如此,才能给那些想“咬”向学生伙食费之口真正贴上封条,让其不想“咬”、不敢“咬”、不能“咬”,也才能让学生们的伙食费分分厘厘地全部变成学生健康成长所需的营养,进而让学生们在学校食堂吃得饱、吃得好、吃得放心。(大河网河声评论员 袁文良)

责编:孙华峰   编辑:王双飞  审核 :王世洋

我来说两句 0条评论 0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