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政府是我国最基层的政权机关和最基础的独立行政单元。俗话说:“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如果说乡镇政府是这根“针”的“针眼”,那么乡镇干部就是这根“针”。尤其是在上级政策千头万绪的情况下,最后都要靠乡镇干部这根“针”去落实。而毫无疑问的是,年轻的乡镇干部就是这根“针”必不可少的骨干部分。乡镇年轻干部朝气蓬勃、思维活跃、接受新事物快、善于运用现代化方式办公、工作效率高,是基层治理的骨干力量。
然而,近年在一些乡镇出现了年轻干部流失严重的问题,干部断档现象愈发明显。部分乡镇年轻干部身在乡镇、心系城里,有的乡镇年轻干部考入乡镇不久,就开始想尽各种办法通过借调、调动或遴选考试“逃离”乡镇。
对此,一些地方纷纷限定了调动或遴选的工作年限和空编率上限的“卡人”政策,暨考到乡镇少于多少年、空编率超过多少不得调动或遴选,但这些“卡人”政策治标不治本,甚至还会起反作用。例如:一些乡镇年轻干部在各种“卡人”政策下,愈发努力想尽各种办法“逃离”乡镇,甚至有的在调离不了乡镇的情况下,不惜辞职“逃离”乡镇;一些刚毕业的大学生看到目前的“卡人”政策后,便觉得考入乡镇“深似海”,一旦考入就难以“重见天日”,纷纷不敢报考乡镇岗位。
乡镇年轻干部的流失和干部断档的问题的确会对乡镇的经济社会发展造成很大的阻碍,长此以往对我们党的事业发展也有巨大危害,所以留住乡镇年轻干部是必要的。但是笔者认为,想留住乡镇年轻干部光靠“卡”是行不通的,而要仔细分析乡镇年轻干部“逃离”乡镇的真正原因,对症下药,为乡镇年轻干部开出一副留得住的“定心丸”,才能真正留住乡镇年轻干部。
年轻干部“在不住”乡镇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大概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乡镇工作和生活环境差。由于乡镇远离城区,部分乡镇地区基础设施相对落后,办公条件不如县级以上机关,有的乡镇得好几个职工住一间宿舍,有的偏远乡镇不通公交存在进出艰难的问题,有的乡镇缺乏文化休闲设施,难以满足乡镇年轻干部的精神文化需求。二是工作压力大。“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基层干部事情多、任务重、压力大已是不争的事实,尤其刚入职的年轻干部,由于“资历浅”,往往会被安排大量工作,导致乡镇年轻干部大多身兼数职,被压得喘不过气来。三是工作前景不明朗。乡镇平台相对较小,晋升机会有限,这使得乡镇年轻干部在职业发展上感到迷茫和无力,往往看不到明确的晋升通道和职业发展路径,从而对自己的未来感到担忧和不安。同时,虽然现在基层干部落实了职务与职级并行、乡镇干部岗位津贴等一系列政策,但总的来说乡镇干部待遇还是相对较差。
针对上述情况,笔者认为,想留住乡镇年轻干部,“堵”不如“疏”。一方面要加大对乡镇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不断完善乡镇办公室、食堂、宿舍等基础设施,为乡镇干部提供更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同时,可以根据当地乡镇干部实际需要,适当为乡镇干部配备一些休闲场所,完善各项精神文化设施,增强乡镇干部的归属感。另一方面要结合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相关工作,采取一系列有力措施,让乡镇年轻干部从那些文山会海、重复督查、重复填报、布置任务级级提速等事务中解脱出来,把乡镇的负担减下来,让年轻乡镇干部真正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用在为群众谋幸福的实事上,提高年轻乡镇干部干事创业的工作积极性。再一方面要畅通干部上升渠道,要不断完善用人机制,科学公正地评价乡镇干部的工作绩效,对德才兼备的乡镇年轻干部要敢用、重用,全方位的提升乡镇的吸引力和保障力。同时,要进一步完善基层乡镇干部的福利制度,为他们提供更完善的福利保障(大河网河声评论员 余春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