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评线】河声丨以水为媒,奔赴南北之约

2024年12月02日10:43

来源:大河网

近日,第二届国家水网及南水北调高质量发展论坛在京召开。本次论坛以“新质生产力与国家水网·南水北调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共同深入探讨了调水工程在“优化水资源配置、保障群众饮水安全、复苏河湖生态环境、畅通南北经济循环”等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及数字赋能国家水网建设等内容,加快构建与中国式现代化相适应的水安全保障体系,共同推动国家水网及南水北调高质量发展。

第二届国家水网及南水北调高质量发展论坛(来源:央广网)

南水北调是国之大事、世纪工程、民心工程。今年是南水北调东中线一期工程全面通水10周年。通水10年来,南水北调东中线一期工程累计向北方调水760多亿立方米,成为沿线45座大中城市的重要水源,直接受益人口超1.85亿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南水北调工程事关战略全局、长远发展和人民福祉”。新时代,续写南水北调高质量发展新篇章,需要广大党员干部守护好一条“生命线”,坚持住一条“生态线”,打造好一条“发展线”,持续用力、久久为功,奋发有为,为全局计、为长远谋,广泛凝聚合力,确保“一泓清水永续北上”。

饮水思源,重塑人水关系,守护好一条“生命线”,让万顷“南水”奔流不息。从南到北,同饮一江水。在河南南阳与湖北十堰的交界处,有着亚洲最大的人工淡水湖——丹江口水库,水库将汉江和丹江拦蓄入怀,汇成晶莹剔透的一库碧水,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重要水源地。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从守护生命线的政治高度,切实维护南水北调工程安全、供水安全、水质安全。多年来,库区广大干部群众积极参与守水治水护水工作,多名志愿者成为民间河湖长、库岸长,热心市民成为守水护水社会监督员,开展环保科普宣传、清理垃圾杂物、推广节水用水措施……广大干部、群众以实际行动为国家、为受水区人民守护着一库碧水。丹江口库区水质保护持续深化,重拳减排、铁腕治污,形成了“人人都是护水人”“护水爱水,干群合力”的良好局面,让水资源“活”起来。

系统治理,遵循自然规律,坚持住一条“生态线”,让汩汩“南水”碧波荡漾。民生为上、治水为要。南水北调工程是同江河湖海等自然“打交道”,需要在充分尊重自然运行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发挥主观能动性,继续科学推进实施调水工程,要重视节水治污,坚持先节水后调水、先治污后通水、先环保后用水的宝贵经验。要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加强长江、黄河等大江大河的水源涵养,加大生态保护力度,加强南水北调工程沿线水资源保护。要坚持生态环境保护和有效利用开发结合,既讲人定胜天,也讲人水和谐。研判把握水资源长远供求趋势、区域分布、结构特征,科学确定工程规模和总体布局,处理好发展和保护、利用和修复的关系,不逾越生态安全的底线,守住清水长流。

协调发展,改变用水理念,打造好一条“发展线”,让滴滴“南水”润泽民心。南水北调工程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浩浩南水,奔流北上,打通了经济社会发展的生命线,浇灌了经济命脉和民生命脉。南水北调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部分地区水资源不足的状况,但并不能从根本上改变缺水格局。将来之不易的南水高效用好、科学调配好,才是缓解水危机的长效方法。要深入践行“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思路,坚持节水优先作为受水区的根本出路,长期深入做好节水工作。根据水资源承载能力优化城市空间布局、产业结构、人口规模。一方面,倡导文明节水的生活方式,形成“节水光荣、浪费可耻”的社会风气。另一方面,要建立水资源刚性约束制度,严格用水总量控制,统筹生产、生活、生态用水,大力推进农业、工业、城镇等领域节水。特别是要加快发展方式的转型,优化产业结构,坚决淘汰限制高耗水、高污染产业,不断提高用水效率和效益,让每一滴“南水”都实现经济与生态效益“双赢”,进而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大河网河声评论员 魏克勤)

责编:孙华峰   编辑:赵地  审核 :王世洋

我来说两句 0条评论 0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