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山东省青岛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发布青岛市首批“妈妈岗”用人目录(一),包含来自7个用人单位的190个岗位,涉及餐饮、家政、安检等领域,多为钟点工和小时工,引发众多网友关注。青岛市积极推行“妈妈岗”创新做法,广泛征集、发布上班灵活、有质量有温度的适合“宝妈”等群体的就业岗位,拓展妇女就业空间,使更多“宝妈”带娃就业两不误。
据智联招聘公布的《2024年中国女性职场现状调查报告》,19.7%全职妈妈重返职场,占比高于去年,女性升职信心占比三年连涨,更多“她力量”在职场被看见、被重视。在当今就业市场的多元格局下,妈妈群体显然已经成为一股不可小觑的力量。面对这一就业群体,社会各界积极探寻与之适配的就业新模式,而 “妈妈岗” 的应运而生,正是这一探索努力下的一个有益尝试。
“妈妈岗”是指能够吸纳法定劳动年龄内对12周岁以下儿童负有抚养义务的妇女就业,工作时间、管理模式相对灵活,方便兼顾工作和育儿的就业岗位。事实上,“妈妈岗”并不是一个新词,早在2019年,广东省中山市便有企业为“妈妈员工”设立特殊岗位,以缓解育儿期女工的压力。后在2022年7月,中山市出台《关于大力推行“妈妈岗”就业新模式的若干措施》,从就业扶持政策、培训扶持、税收减免等方面支持推动“妈妈岗”新模式。此后,“妈妈岗”在珠三角多地落地。而如今,多地在“妈妈岗”设置和推行方面均有新的举措。
长久以来,许多妈妈因为家庭问题,在求职路上屡屡碰壁,被迫放弃职业理想。于妈妈们而言,“妈妈岗”的推行让她们有机会重返工作,更好地实现自我价值。弹性的工作时间,能够让妈妈在照顾家庭的同时增加一份额外的收入,同时也有助于妈妈们保持与社会的联系,避免因长期居家而产生“脱轨”的焦虑,增强她们的自信心与社会归属感。对招聘企业来说,“妈妈岗”的实施,也有助于企业树立良好社会形象,形成双赢局面。同时,“妈妈岗”的大力推行也体现了社会对妈妈们再就业的尊重和认可,有利于发展女性就业,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
但是,我们还应看到,“妈妈岗”的推广和实施并非一蹴而就,还面临着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一些“妈妈岗”岗位虽名义上时间灵活,但实际上劳动强度大、待遇低,难以与她们的实际付出相匹配,并不能真正满足妈妈们的期望。而且,就目前发布的“妈妈岗”来说,整体还是以劳动密集型岗位为主,多为服务行业员工和从事生产线操作的工人,技术含量不高、上升空间不大,限制了妈妈们的职业发展空间。此外,很多在家的全职妈妈,并不知道现在有“妈妈岗”这种灵活就业模式,更多的还是通过熟人介绍、口口相传。如何确保岗位质量和数量、平衡企业的成本和效益、进一步完善相关的政策法规、让更多妈妈知道这项暖心举措,都需要各个部门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完善。
“妈妈岗”为全职妈妈们在家庭与职场间搭建了一座连接社会的桥梁,这不仅是对传统就业模式的一次深刻创新,也是社会进步的体现。我们相信,在各方努力下,“妈妈岗”能够让更多妈妈在照顾家庭的同时,实现个人职业发展,重拾职场自信,推动整个社会向着更加和谐、包容、多元的方向发展。(郑州大学 汪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