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声丨警惕直播间“养生”骗局:守护老年人的健康和钱包

2024年12月03日10:11

来源:大河网

近年来,老年人沉迷“养生”直播间、购买各类保健品的情况并不鲜见。不少老人“一边上网,一边上当”,不仅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钱财,也面临着健康风险。

据最新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年底,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已达到2.96亿,占全国总人口比例的21.1%,这一比例相较于2013年的14.9%呈现出逐年稳步上升的趋势。在此背景下,一些“养生”直播间将贪婪的目光“瞄准”了“触网”的老年人群体,利用他们追求健康和长寿的心理,以“抗癌”“降血压”“降血糖”等健康话题为诱饵,精心编织谎言,故意制造健康焦虑,步步为营,引诱老年人购买假冒伪劣的保健品。更为严重的是,一些老年人在盲目购买这些产品后,甚至擅自停用正规医院开具的降压药等必需药品,这无疑给他们的身体健康带来极大威胁。

不少无良主播、商家甚至为了规避审核和监管,纷纷“转战”私域直播,通过建立微信群或私聊等方式,定向邀请特定人群观看,对中老年人进行“洗脑”式宣传。他们设置了线下“拉人头”“给价值”“打温情牌”等环环相扣的“陷阱”,牢牢拿捏老年人。情感上的满足,使老年人沉浸在虚拟世界中的“亲密关系”中,对亲生子女的劝阻置若罔闻,反而对“网络儿女”的花言巧语深信不疑。

近日,一份由北京阳光消费大数据研究院、北京市食品药品安全法治研究会和消费者网联合发布的《“三品一械”直播带货消费调查报告》引起了广泛关注。报告显示,在直播带货领域,药品问题舆情占比最高,达到45.94%,保健食品问题舆情排在第二,占比34.01%。这一数据不仅揭示了直播带货领域存在的严重问题,也充分说明了加强‘三品一械’直播带货监管的紧迫性和必要性。

因此,相关部门应尽快完善“三品一械”直播带货的相关法规制度,细化有关违法行为的界定和处罚标准,切实保障消费者合法权益。监管部门要严格查处各大平台的“养老”直播间,强化账号管理体系,让直播假冒伪劣的直播间无处遁形。与此同时,社会各界也应采取相应措施,比如建立老年人社区,带领老年人们共同运动、娱乐,同时应多向老年人普及直播间的“诈骗”套路。

众多老年人陷入“温情陷阱”的经历折射出比物质支持更重要的是精神层面的关怀和理解。因此,子女们应从根本入手,常回家看看,多陪伴父母,时常和他们聊天,关心父母的身体和心理状态。老年人能从孩子们那里得到更多关爱,才不会去直播间里寻求慰藉。(郑州大学 胡静怡)

责编:孙华峰   编辑:韩淼宇  审核 :王世洋

我来说两句 0条评论 0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