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声丨言行规矩中 网络自方圆

2024年12月06日11:21

来源:大河网

近日,公安网安部门工作中发现,网红“小松”利用网络短视频平台编造身份、虚构悲惨故事,利用公众同情心骗取流量,谋取私利。因涉嫌扰乱公共秩序,“小松”被公安机关抓获。

网红“卖惨”是互联网传播中最难分辨的乱象之一。随着社交媒体平台的爆发式增长与用户互动规模的扩大。除了正能量传播,也有少部分人抓住某些受众的低龄化和信息茧房现象,在互联网上将自己置身法律之外。编造悲惨身世与遭遇,博取眼球和流量,谋取私利,摒弃道德良知,扰乱公共秩序。

积羽沉舟,群轻折轴。截至封号前,“小松”已收获40多万粉丝以及250多万点赞。可见其影响力与传播范围较广,具有极大的欺骗性。无独有偶,网红的欺诈行为只有其一人吗?是不是有更多的网红人设是营销出来的?受众看到的是真实的吗?

互联网兴起至今,网红从出现到行业商业化使人们目不暇接,各种账号、博主层出不穷。驻足回首,似乎许多爆火的人和事都存在“营销推手”。从“猫一杯在巴黎拾到小学生秦朗作业本”到“东北雨姐售卖成分造假的红薯粉条”再到如今“营造单亲父亲骗取流量”,每一件“实锤”的虚假骗局,都在撕扯互联网用户的信任神经。当一位受益者因“营销事件”赚得盆满钵满,会不会受到其他博主的竞相效仿?当同质化的人增多,真正有需要的人会不会也被淹没在互联网“大潮”中,难以发声?用户“受骗”后,对网红整个行业的抵制与排斥会不会增加?答案是肯定的,但互联网始终是人类发展的重要助力,如何有效地加强网络的导向规范和后台监督成为重中之重,即所谓的“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古人云:欲知平直,则必准绳;欲知方圆,则必规矩。将目光移到如今的互联网环境中,公安网警的存在是极其重要的。在加强监管力度的同时,还要从平台本身出发,以平台为根本,去核实与证明网红的基本信息与事件真伪,对推流进行严格的把关。在面对受众的反馈,以“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态度,查清事实。在真正发现问题后及时尽快地发布通知,并多平台宣发,扩大传播,加强责任心的意识建设。对于网红自身,以道德底线为基础,深入真实性、原则性的学习。作为公众公知人物,更要以自身为例,为广大用户立好榜样。而对于受众,身处网媒时代,在获得便利的同时更要擦亮双眼,遇事不莽撞,处事不急躁,做事不冲动,形成“让子弹飞一会儿”的意识。

积土成山,积水成渊。从一个网红做起,到网红行业;从一个用户做起,到用户群体;从一个平台做起,到网媒社会。言行规范中,网络自方圆。(河西学院 刘昱彤)

责编:孙华峰   编辑:赵地  审核 :阎乃川

我来说两句 0条评论 0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