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2024国际乒联混合团体世界杯在成都举行。赛后采访中,有记者提问孙颖莎:“有时间会去看花花吗?”,这一问题引起了网友们的群嘲。从巴黎奥运会开始甚至更早,记者在体育赛事的采访一直有很大的争议,“哪来的记者?会不会提问啊?”“问的是什么烂问题?和比赛有什么关系?”……在体育赛事的赛后采访中,“蠢问题”似乎已经成为一种常态,频频遭到网友的嘲讽。
这真的仅仅是记者的不专业所致吗?笔者以为不然。
不可否认,部分记者业务能力欠佳确实是原因之一。他们提出的问题有时与比赛毫无关联,或者是一些毫无新意、陈词滥调的问题。这些记者似乎没有做足功课,对赛事、运动员缺乏基本的了解,只是机械地按照惯例进行提问,这无疑是一种不专业的表现。然而,如果仅仅将赛后采访“蠢问题”频出的现象归咎于记者不专业,那无疑是一种肤浅的看法。
在我们群情激愤指责记者之前,或许更应洞察背后深层次的缘由。运动员打比赛是工作,记者们采访也是在工作。在现行的采访机制下,记者也面临着诸多无奈。
在这次成都乒乓球混合团体世界杯中,混采区多家媒体蜂拥而至,小型发布会频繁举行,运动员们每天要接受四五次几乎相同的采访,这意味着记者可挖掘的新问题少之又少。在这样的情况下,采访变成了一种为了完成KPI的任务,记者很难像理想中的那样,精心准备几个有深度的问题,坐下来与运动员进行一场有意义的对话。
再者,赛后采访本就不是深度专访,在缺乏互动交流、难以深入追问的情况下,想要挖掘出有价值的话题谈何容易?如此一来,记者们为了完成任务,难免会提出一些“愚蠢”的问题。
同时,笔者也认为,比起“不专业”的记者,更多的记者是“不敢问”。当今“一字出错”就可能被网暴的舆论氛围,也使得运动员不愿意答、记者不敢问。乒乓球比赛的采访便是典型。往昔尚有活泼有趣的亮点,如今却因对外公关要求的限制以及运动员自身舆论的压力,那些富有吸引力的“好话题”已经很难再现。但是媒体又永远是需要话题的,于是,便有了那些被公众嘲讽的“蠢问题”。
分析其背后深层次的缘由之后,我们发现,这显然不是记者个体的问题,而是整个媒体行业面临的困境。所以,比起将矛头对准记者,从采访机制、行业环境等多方面去反思才是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
避免“蠢问题”,相关部门和赛事组织者有责任优化采访流程,为记者创造更好的工作条件,让他们能够在赛后有限的时间里挖掘出更有意义的内容。同样,媒体自身也需加强对记者的培训,提高其应对此类情况的能力,探索创新的采访方式。只有这样,才能避免赛后采访沦为“蠢问题”的秀场,真正让体育赛事采访报道发挥其应有的价值,满足大众对体育赛事全方位了解的需求,而不是成为大家茶余饭后吐槽的对象。(郑州大学 章子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