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社会包容度的日益增高让多元文化频频出现在大众眼前,“谷子经济”作为一种新兴现象,在一次元二次元群体间引发广泛关注。这股热潮的背后,是当代高速发展的社会和较高生活压力环境下,一群年轻的心灵寻找情感归属与身份认同的独特方式。
“谷子”是由漫画、动画、游戏等版权作品衍生出来的周边商品,包括徽章、手办等。是英文单词“Goods”的音译,因其发音与中文的“谷子”相似,便被用作对二次元周边商品的俗称。对于26岁的晴天而言,一枚看似普通的手心大小的徽章,却承载着不平凡的意义,她用自己六年的工资和透支的信用卡换来满屋的“谷子”。它们不仅仅是一件商品,更是她与喜爱人物之间的情感纽带和精神世界的投射。然而这种痴迷与喜爱,让人们在获得蜜糖般愉悦的同时,一不小心就会踏入砒霜般的陷阱中。
不仅仅是“谷子”,明星周边和大热IP同款皆是如此,抓住人们对人物的喜爱心理,将人物与商品进行“捆绑销售”,这是一种“情感交易”现象。这类经济在发展过程中,衍生了复杂的交易规则和黑话体系,如拼车、代拍、调价等,这些以常规词代表圈子内部交易规则和深层含义的现象,都考验着参与者的判断力与理解力,稍有不慎就会踏入消费陷阱,人财两空。有人利用这些规则盈利,有人也因过度沉迷陷入债务困境,这是所谓“谷子经济”的多面性。
“谷子经济”反映出的是当代年轻人对于精神文化世界的追求和在高压环境中对于一角安隅的向往。对于此类现象,我们要做的不是一味地批评与否定,而是尊重理解以及思考如何引导让这类经济发展更完善,更安全。“谷子”的消费者中,不乏大量未成年群体,家长需要充分理解孩子的意愿,在此基础上对于过度攀比和盲目追风的现象加强教育引导,培养理性消费观念。成年人群体做好对自己人生负责的第一责任人,明确自身需求的同时充分预估自身消费能力,警惕引诱过度超前消费。各类“谷子”生产者和周边出品方,必须通过正规渠道进行销售,避免限量等过度饥饿营销,追求商业利润的同时不能忽视社会责任。市场监管部门也需要密切关注“谷子”的市场动态,严厉打击“空手套白狼”的诈骗与黄牛哄抬物价行为,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让“谷子经济”的发展更完善安全。
“谷子经济”是年轻文化的表现,也是宏观市场发展的一个缩影。“谷子”走出二次元成为一种真正完整的经济形态而不是虚假的繁荣泡沫,还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理解与努力。(郑州大学 禹冰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