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评线】河声丨守岁末防线,护民生安康

2024年12月11日11:18

来源:大河网

“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岁末年初,正是各类事务纷繁复杂、安全风险悄然滋生之际,党中央、国务院始终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工作,三令五申“生命重于泰山”,要求各地各部门务必把安全生产摆到重要位置,树牢安全发展理念,绝不能只重发展不顾安全,更不能将其视作无关痛痒的“副业”,而是要作为一切工作开展的前提与基础,常抓不懈,防患未然。

筑牢安全之基,是首要且不容动摇的任务。道路交通犹如城市的“生命线”,承载着人们出行的期盼与归乡的渴望。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发展决不能以牺牲人民的生命为代价,这必须作为一条不可逾越的红线”,在交通管理上,就要严抓酒驾、超速、超载等违规行为,保障道路设施时刻处于良好状态,让每一趟出行都安稳顺遂,绝不让这条“生命线”出现断点。消防领域同样关乎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隐患险于明火,防范胜于救灾”,商场、影院、居民区等每一处角落,都要确保消防通道畅通无阻、消防设备一应俱全且随时可用,将火灾隐患扼杀在摇篮之中。危化品与矿山行业,无疑是安全生产的“高危地带”,从生产源头的规范操作到储存环节的科学管理,再到运输过程的严格把控,每个环节都必须依照最严格的标准执行,一丝一毫都不能放松,因为任何一点疏忽都可能引发多米诺骨牌般的灾难性后果,这正契合了党中央“宁防十次空,不放一次松”的安全生产要求。而在文化旅游、赛事演艺场所,人员高度密集,“千里之堤,毁于蚁穴”,安全预案必须周全细致,场地承载量要精准把控,应急通道要时刻畅通,方能让人们在欢乐祥和的氛围中无后顾之忧。食品,作为民生之根本,关乎群众舌尖上的安全,“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全链条的严格监管不可或缺,从农田到餐桌的每一步都要严守安全底线,让群众吃得放心、吃得健康。

强化保障之力,是稳固岁末年初工作大局的关键所在。冬春季森林草原防灭火工作迫在眉睫,山川草木是大自然的馈赠,也是生态平衡的重要维系者。党中央强调要“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这就要求我们通过加强宣传、增强全民防火意识,严巡密查、做到早发现早处置,以及强化专业队伍建设、提升应急灭火能力等举措,防止无情之火破坏这一片生机盎然的绿色家园。节日市场保供关系着千家万户的生活所需,国务院提出要保障市场平稳运行,这意味着我们要确保物资充足、价格合理,让群众在筹备佳节时有充足的物资选择,心里踏实安稳;农业水利工程影响着来年的丰收愿景,“水利是农业的命脉”,扎实推进建设,就是为农业生产筑牢根基,保障农民的“钱袋子”;冬春季传染病防治守护着群众的健康防线,秉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理念,做好防控措施,就是为大家撑起健康的保护伞;而值班值守看似平常,实则在关键时刻能发挥协调各方、应急处置的重要作用,这也是落实党中央要求的“守土有责、守土尽责”的具体体现。

彰显关怀之情,是岁末年初工作中最温暖人心的底色。农民工群体背井离乡,为城市建设挥洒辛勤汗水,党中央、国务院多次强调要保障农民工合法权益,确保他们工资按时足额发放,这是对他们劳动价值的尊重,也是社会公平正义的体现,正如“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只有切实维护好他们的权益,社会才能更加和谐稳定。困难群体、困境人员在生活中面临诸多不易,要用心去关心关爱他们,给予帮扶救济,助力就业保障,让他们在寒冬里感受到社会的温度,在年关之际也能燃起生活的希望,这是践行“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人文关怀,让整个社会充满温情与和谐。

 “编筐编篓,重在收口。”再有20天,岁月的诗篇就将翻开新的一页,但岁末的这些工作依然不可大意。安全是各项工作的保障,是不可逾越的红线,若失去稳固的安全防线,一切都如空中楼阁;保障是支撑,在安全的基础上,通过各类保障工作让生活平稳有序;关怀则是升华,让群众不仅物质生活无忧,精神上更能感受到温暖与尊重。已到了年末冲刺的关键期,我们各级各地更需以高度的责任感,秉持“群众之事无小事”的理念,将每一项工作做深做细做实,一步一个脚印,守好岁末的防线,护住民生的安康,让群众能在温暖、安心的氛围中告别旧岁,迎接充满希望的新年。(大河网河声评论员 杜才云)

责编:孙华峰   编辑:杜若森  审核 :王世洋

我来说两句 0条评论 0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