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好“主人翁”,种好“幸福田”。只有充分激发社区居民参与社会治理的意识自觉和行动自觉,方能不断凝聚人心、凝聚合力,建设好、发展好社区居民共同生产生活的幸福天地。积极引导居民参与基层治理,编织独具特色的治理之“结”和幸福之“结”,进一步推动基层治理精细化,可以更好地推动党群连心、人人同心,从而实现真心用心,让幸福生活梦想成真。
党群连心,共建共治。基层党组织发挥统筹协调和示范引领作用,组织居民参与基层治理,这是党建惠民的具体行动,也是共建共治的规律使然。党员走在前,群众跟着上。聚焦影响和制约社区发展与和谐稳定的突出问题,坚持党建引领、党员示范,可以更好地凝聚人心、带动群众自发自觉地参与共建共治,助力呈现“让群众的事群众说了算”“大家的事大家商量着办”的理想场景。
人人同心,人人负责。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核心是人。只有人与人和谐相处,社会才会安定有序,生活才会幸福美满。把群众的智慧集中起来、力量凝聚起来,才能更好创新基层治理,实现解忧纾困。群众中蕴藏着无穷的智慧和力量,通过全力打造人人参与、人人负责、人人奉献、人人共享的基层治理新格局,为群众参与社会治理拓宽渠道、搭建平台、提供保障。
真心用心,梦想成真。和衷共济,功必成焉。党群之间、邻里之间,不怕麻烦、不辞辛劳,想尽一切办法解决困扰社区发展的问题,用真心付出换来大家满意,用同心共建拥抱幸福生活。好事办在群众心坎上,把服务送到家门口,就能充分调动群众参与基层治理的积极性,进而有效解决基层治理的“疑难杂症”。社区美了、生活好了,带给老百姓一份实实在在的幸福感,也让越来越多人自发参与其中,共同建设、呵护美好家园。
让群众出题,靠群众解题,最终必将让群众受益。围绕群众关心关注的急难愁盼问题,不断改进方法、凝聚合力、激发活力,不断唤醒群众参与共建共治的意识自觉和行动自觉。(闻言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