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11日,公安部公布多起依法打击“网络水军”违法犯罪典型案例,涉及编造谣言引流、网络敲诈勒索等。此次行动共侦破案件900余起,抓获嫌疑人5000余名。
此消息一经报道可以说是大快人心,但这个“水军”长啥模样,恐怕许多人并不清楚。比如,淘宝上的好评如潮,可能是刷单;直播间的众人疯抢,可能是买来的流量;豆瓣上的高分电影,评论可能是假的;微博上的社会事件,可能隐藏了关键信息……几乎每个网络平台上,都有水军的身影。
在当今信息爆炸的互联网时代,网络水军给那些致力于传播正能量、弘扬社会主旋律的群体带来了诸多困扰。比如,长期致力于贫困地区女童教育的张桂梅老师,为无数贫困女孩打开了通向知识和未来的大门,然而,伴随着她的知名度不断提升,一些网络水军开始质疑她的做法,甚至进行恶意攻击,称她“迫害农村底层男性”,这些无端的指责和造谣,不仅严重损害了张桂梅老师的声誉和形象,更给她带来了极大的心理压力和伤害。
大部分时候,广大群众看到的只是某些人、某些群体受到伤害的表象,其实网络水军的背后,往往隐藏着复杂的利益链条。一些网络公关公司为了获取经济利益,大量招募网络水军,通过操控舆论、炒作话题等手段为客户谋取不正当利益。这些行为不仅违反了法律法规,也严重损害了网络社会的肌体健康。此外,一些明星、影片的热度也往往是通过雇佣网络水军刷榜刷单来实现的,这进一步加剧了网络水军的泛滥。
网络水军的猖獗不仅扭曲事实真相,误导公众判断,更对社会风气和网络环境造成了极大的破坏。这也要求我们要加大网络安全宣传力度,提升社会公众的媒介素养水平,提高网民的媒介认知水平及使用能力,引导网民理性看待网络内容,避免被“舆论裹挟”,让虚张声势的网络水军没有立足之地。
随着新技术不断涌现,“网络水军”已呈现模式化、产业化新趋势,使得打击难度不断增大,监管治理任重道远。打击“网络水军”,既离不开相关部门咬定青山不放松,也有赖于全社会共同努力,通过以案释法持续开展宣传,让“网络水军”之恶广为人知,从而让“网络水军”无处藏身。(河北师范大学 王远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