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商拍”再次引起网友热议。起因是本月北海公园、天坛公园等北京多个景点陆续叫停了“商拍”。12月13日上午,天坛公园祈年殿附近,三位从湖南来的年轻游客身着粉色清朝“格格”服,手拿团扇、糖葫芦等道具,正在互相拍照或自拍。一旁巡逻的工作人员表示,目前天坛公园禁止“商拍”,但游客穿着古装服饰,带着相机自行拍摄是允许的。景区叫停“商拍”这一决定赢得众人叫好。
所谓“商拍”,通常由专业摄影师带领模特,携带大量摄影器材和道具,在景区进行拍摄活动,其目的多为商业广告、婚纱摄影、个人写真等。不可否认,精美的“商拍”照片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提升景区的知名度,吸引更多游客前来打卡。然而,当“商拍”之风愈演愈烈时,其带来的负面影响也日益凸显。
当下,不仅是北京,多地景区也曾明确“拒绝商拍”,或者采取相应的措施规范“商拍”行为。比如,湖南橘子洲景区整治违规“商拍”,陕西西安钟楼试行“游客拍照区”,福建泉州大开元寺发文:“商拍”需登记许可……这主要是由于,为了追求完美的拍摄效果,“商拍”团队往往会长时间占据景区的热门景点,使得其他游客无法正常拍照留念。甚至有些“商拍”团队不顾他人感受,大声指挥模特摆姿势、换造型,嘈杂的环境让游客们难以静下心来欣赏美景、感受历史文化的魅力,给人带来极大的困扰。同时,一些“商拍”团队为了达到独特的拍摄效果,会随意摆放道具、踩踏草坪、攀爬古建筑等,这些行为无疑会对景区的生态环境和文物古迹造成损害。而且,频繁的“商拍”活动还会增加景区的人流量和垃圾产生量,给景区的管理带来更大的挑战。另外,为了获取更好的拍摄角度,有些“商拍”团队会冒险进入一些危险区域,如陡峭的山坡、狭窄的桥梁等,在旅游旺季,景区的人流量本来就很大,如果再加上“商拍”团队的涌入,安全风险无疑会进一步增加。可见,景区叫停“商拍”,可谓正当其时。
然而,景区叫停“商拍”,也并非对商业活动的一概排斥,而是为了维护广大游客的利益,保护景区的环境和文物,确保旅游活动的安全有序。而游客也可以穿古装带相机“自拍”,这既满足了人们对美的追求,又不会影响他人的旅游体验。同时,景区也可以通过加强管理、优化服务等方式,为游客提供更好的旅游环境。比如,设置专门的拍照区域,引导游客有序拍照;增加巡逻人员,及时制止不文明行为;加强对景区环境和文物的保护力度,确保景区的可持续发展。
当然,任何人在公共场合拍照记录,都应该文明游览文明拍摄,尊重景点管理规定,不随意占道、不破坏环境、不损坏文物古迹。总之,景区叫停“商拍”,是让旅游回归纯粹的重要举措。期待在没有“商拍”干扰的景区里,游客能够更加自由看水观山、体验文化场景,让旅游行业更加健康、可持续发展。(大河网河声评论员 曹灿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