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声丨商业逐利莫忘教育初心

2024年12月17日14:19

来源:大河网

在网上报班学习,目前已经是许多消费者积累知识的一个重要途径,知识付费行业也随之兴起,然而在发展过程中,相关乱象也是层出不穷,从业人员资质存疑,或者是低价购课后被“套娃”收费,并且遭遇退款困难等,让享受学习的过程反而成了一件堵心的事。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肩负着“教化”和“培育”两重使命。正如韩愈所言:“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教育绝非简单的功利性押题,而是对知识全面而深入的探究。然而,当下一些知识付费押题班,为了追逐金钱,把押题当作诱饵,抓住考生的焦虑心理和投机心理,诱骗消费者进行知识付费。“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这种只着眼于考试这一局部,忽略学生成长和发展的、舍本逐末的押题班,无疑是在破坏教育的根基。

站在商业道德的视角上审视这种行径真可谓是“利欲熏心,德之不修”。明知押题具有不确定性,仍一意孤行、夸大其词,利用考生在竞争压力下的焦虑心理,进行过度营销。古人云:“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押题班的种种行为,无疑是在商业逐利的道路上迷失了方向,忘却了道德的约束。而当教育沦为一种纯粹的商业投机手段,会给国家和社会带来巨大的危害。

于消费者而言,押题班的存在不仅浪费了物质钱财,还会因过度依赖押题而耽误了扎实学习知识的时间和精力。如果任由这种不良风气蔓延,将会侵蚀整个教育环境,让大众对知识付费行业产生信任危机,甚至影响对教育价值的认知。“千里之堤,毁于蚁穴。”知识付费行业中的这些不良现象,虽看似个别,却犹如蚁穴般侵蚀着教育的大堤。

要扭转这种局面,知识付费行业必须“悬崖勒马,迷途知返”,守住教育的本质和商业道德底线。一方面,从业者要增强社会责任感,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和商业观。遵循教育规律,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为导向,而非单纯追逐经济利益。“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从业者只有脚踏实地、诚信教育,才能赢得消费者的信赖与口碑;另一方面,相关监管部门也应“高悬利剑”,加大对知识付费行业的监管力度,明确行业标准和规范。严厉打击虚假宣传、欺诈等不良行为,为知识付费行业营造健康、有序的市场环境。

教育是百年大计,而教育与商业之间并非不能共存,但商业的逐利性必须在教育本质的框架约束内运行。“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知识付费行业唯有坚守教育初心,遵循商业道德,方能不惧风雨,在时代的浪潮中稳健前行,为社会培育人才,真正实现教育与商业的双赢。否则,一味地逐利忘本,最终只会被市场淘汰,被社会唾弃,沦为历史的尘埃。(河西学院 刘晓佳)

责编:孙华峰   编辑:韩淼宇  审核 :王世洋

我来说两句 0条评论 0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