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声丨规范校园商超,守护学生健康

2024年12月20日12:42

来源:大河网

12月17日,广东省教育厅等四部门发布《校园商超规范管理指导意见(试行)》明确,中小学、幼儿园一般不得在校内设置校园商超,已经设置的,要逐步退出。寄宿制中小学可根据学校实际需求,征求家委会和学生代表意见后,经学校领导班子、校代会或教代会等方式集体讨论后决定。将于2025年1月1日起实施,有效期3年。

校园商超在一定程度上为学生提供了便利。然而,现实中一些校园商超却存在不少问题。部分商超售卖食品质量参差不齐,一些“三无”产品、高糖高盐高脂肪零食悄然流入校园,给学生身体健康带来严重隐患。同时,一些校园商超还成为学生们分心的场所。课间、午休等时间,不少学生聚集在商超内,聊天、打闹,影响了校园秩序,也让他们难以专注于学习。另外,校园商超过度商业化,也在一定程度上破坏校园纯净氛围,与教育本质背道而驰。

此次广东省出台《指导意见》明确中小学、幼儿园一般不得在校内设置校园商超,已设置的要逐步退出,这一举措可谓切中要害。这将有效减少不合格食品进入校园的渠道,为学生的健康筑起一道坚固的防线。没有了校园商超中那些诱人却不健康的零食,学生们将更有可能选择营养均衡的饮食,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同时,也有利于减少校园商超干扰,学生能够更加专注地投入学习和各种有益校园活动中,避免因过度消费和分心而影响心理健康和学业。此外,还有助于优化校园环境,让校园回归宁静与纯粹,为学生们创造一个更加适宜学习和成长的氛围。

对于寄宿制中小学,《指导意见》也给予了一定的灵活性。征求家委会和学生代表意见,学校领导班子、校代会或教代会集体讨论,根据实际需求决定是否保留校园商超。这种民主决策方式,既充分考虑了寄宿制学校学生特殊需求,又体现了教育管理人性化和科学性。

然而,也要看到的是,尽管《指导意见》的出台具有重要意义,但是在实施过程中仍然面临一些挑战。可见,规范校园商超,守护学生健康,还需监管部门、学校、家长、社会各方共同努力。教育行政等监管部门要加强监督,确保相关政策落地,遏制部分学校因利益驱动不严格执行政策现象。学校要加强对校园商超管理,建立严格准入制度和日常检查机制,确保校园商超所售商品质量和种类符合学生健康需求,对违规经营行为坚决予以打击,避免出现不良食品和过度商业化问题。家长要引导孩子树立正确消费观念和健康意识,教育他们避免盲目消费,远离不健康食品。社会要加大对校园周边商业环境整治力度,防止不良商家向学生兜售不合格商品。

规范校园商超经营行为,看似一件小事,实则关系学生饮食安全和身心健康,关系校园环境优化和教育质量提升。大家要同心协力,以《指导意见》实施为契机,切实有效落实,共同为学生创造一个更加安全、健康、有序的学习环境。(大河网河声评论员 曹灿辉)

责编:孙华峰   编辑:韩淼宇  审核 :王世洋

我来说两句 0条评论 0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