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声丨对特殊群体应多些理解少点偏见

2024年12月20日16:57

来源:大河网

近日,脑瘫女孩李曼在社交平台分享了自己备孕打卡吃叶酸的视频,引发了广泛关注和热议。李曼因出生时缺氧导致先天性重度脑瘫,但她不屈服于现状,一直努力生活和学习,甚至获得了不少运动奖项。然而,当她宣布备孕计划时,却遭到了大量质疑和批评。这一事件不仅触及了生育自由的敏感话题,更深刻地揭示了部分网友对于特殊群体根深蒂固的偏见。

1c950a7b02087bf4ab66ad1464474a2313dfcfed.webp

李曼在网上哭诉。图/视频截图

“人人生而平等”是现代社会的基本价值观之一。这一原则不仅体现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更体现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生育自由是每个人的基本权利,这一点毋庸置疑。特殊群体虽然身体受限,但精神上与正常人无异,同样渴望爱情、家庭和孩子的陪伴。从法律和人权的角度来看,特殊群体的生育权利应得到充分的尊重和保护。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特殊群体的生育权利往往受到各种形式的限制和歧视。这主要源于社会对特殊群体的偏见和误解。许多人认为,特殊群体的身体状况会遗传给下一代,导致孩子面临更大的健康风险。这种偏见不仅缺乏科学依据,更是对特殊群体作为母亲角色的不信任与贬低。它如同一道无形的墙,将特殊群体及其家庭隔离于主流社会之外,加剧了社会的不平等与分裂。

事实上,脑瘫并非遗传病,其发病原因复杂多样,包括出生前至出生后一个月内因各种原因引起的非进行性脑损伤或脑发育异常等。虽然遗传因素可能在其中起到一定作用,但并非决定性因素。因此,我们不能仅凭主观臆断就剥夺特殊群体的生育权利。正如法国启蒙思想家伏尔泰所言:“我不同意你的观点,但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同样地,我们虽然可能对特殊群体的生育决策持有不同意见,但我们必须尊重他们的选择权,理解他们对生命的渴望和期待。

面对特殊群体的生育权利,我们应持开放、包容和理解的态度。首先,我们要尊重每个人的生育选择,无论他们是否属于特殊群体。生育是个人和家庭的重要决策,应受到法律的保护和社会的尊重。其次,我们要加强对特殊群体的宣传和教育,消除偏见和误解。通过科普知识、成功案例等方式,让更多人了解特殊群体的生育权利和实际情况,从而消除对他们的歧视和偏见。

更为重要的是,我们要为特殊群体提供更多的支持和帮助。政府和社会各界应加大对特殊群体的关爱力度,提供必要的医疗、教育、就业等服务,确保他们能够在平等、尊重的环境中成长与发展。同时,也要加强对特殊群体生育权利的保护和监管,防止他们受到歧视和侵害。

偏见是把刀子,伤人于无形。我们应当消除对特殊群体的偏见和误解,给予他们更多的理解与尊重。让我们用心去感受特殊群体的需求和渴望,用行动去支持和帮助他们,共同构建一个更加和谐、包容和公正的社会。(郑州大学 姜苏焕)

责编:孙华峰   编辑:杜若森  审核 :王世洋

我来说两句 0条评论 0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