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家组织人工耳蜗类和外周血管支架类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申报信息公开大会在天津举行,这一事件让听障人士群体再次进入公众视野。这不仅仅是一次医疗采购事件,更是一个呼吁社会关注听障人士的重要契机。
听障人士,是我们身边一个容易被忽视却急需关爱的群体。他们生活在一个相对无声的世界里,与外界的交流存在着重重障碍。对于重度或极重度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患者而言,人工耳蜗往往是他们重新获得聆听能力的希望之光。然而,由于种种原因,许多听障人士无法及时获得这种有效的康复治疗手段。
社会上,听障人士在教育、就业和社交等方面都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在教育领域,听障儿童可能因为听力问题,在学习知识、语言表达和与同龄人交流上存在困难,这可能影响他们的未来发展。在就业市场上,听障人士往往因为沟通障碍而被许多工作岗位拒之门外,这限制了他们的经济独立和自我价值的实现。在社交方面,听障人士往往会感到孤独和被边缘化,他们渴望融入社会,却常常因为听力问题而难以实现。
此次国家组织人工耳蜗类耗材集采开标是一个积极的信号,表明政府在努力改善听障人士的康复条件。然而,这还远远不够。我们的社会需要从各个方面来关注和帮助听障人士。例如,在教育方面,学校和社会应提供更多的特殊教育资源,包括专业的手语教师和适合听障儿童学习的设备。在就业方面,企业可以尝试开发适合听障人士的工作岗位,消除对他们的就业歧视,给予他们公平竞争的机会。
同时,我们每一个普通人也可以为听障人士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比如学习一些简单的手语,在遇到听障人士需要帮助时,能够进行基本的沟通;积极参与和支持听障人士相关的公益活动,提高社会对这一群体的关注度。
听障人士和我们生活在同一片蓝天下,他们同样有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让我们共同关注听障人士,用声音和爱打破他们与世界之间的那堵“无声之墙”,帮助他们更好地融入社会,让每一个听障人士都能感受到社会的温暖和关怀。(河南经贸职业学院 马璐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