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声丨冬至大如年:老节气新活力,传承正当时

2024年12月21日14:11

来源:大河网

冬至,又称“冬节”,是中国二十四节气之一, 兼具自然与人文的深厚内涵,在中华传统文化中占据独特地位。“冬至大如年”这句俗语,深刻道出了冬至在人们心中的分量。

从科学角度来看,冬至是太阳直射南回归线的时刻,北半球迎来一年中白昼最短、黑夜最长之日,此后阳气渐生,开启新一轮节气循环,是气候变化的关键转折点,对农业生产影响深远,如为冬小麦等越冬作物春化提供条件,指导农民灌溉、施肥等农事活动。 

在文化层面,冬至承载着丰富民俗。北方有吃饺子习俗,相传能抵御严寒、保护耳朵;南方多吃汤圆,寓意团圆美满。一家人围坐共品美食,传承的是亲情与温暖。各地还有祭祀祖先传统,慎终追远中强化家族认同感与归属感。

于当代社会,冬至的意义更加多元。商业领域,商家借冬至推出特色产品与促销活动,从美食餐饮到保暖用品,既推动消费升级,又传播了冬至文化。教育与社区层面,学校组织学生体验包饺子、社区开展民俗讲座与集体庆祝活动,增进了不同年龄群体对传统文化的认知,促进了人际交往与社区和谐,让邻里情在传统节日氛围中升温。旅游行业也看中冬至潜力,开发民俗文化旅游线路与产品,如一些古镇举办冬至民俗节,让游客赏民俗、品美食,带动地方经济发展,也促进了文化交流与传承。

然而,在现代浪潮冲击下,冬至民俗传承也面临挑战。商业化导致部分习俗形式大于内容,传统韵味渐失;快节奏生活让家庭团聚时间压缩,仪式感淡化。

冬至,是岁月长河中一颗璀璨明珠。我们应珍视冬至等传统节日,在传承其精髓要义时,创新形式与内容,使其与现代生活完美融合,让古老的冬至在新时代焕发出新活力,成为凝聚民族情感、传承中华文明的坚实纽带,让每一个冬至都充满浓浓的文化味与深深的情意。(河南经贸职业学院 王梦瑶)

责编:孙华峰   编辑:任昱炎  审核 :王世洋

我来说两句 0条评论 0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