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8日至19日,河南省委十一届八次全会暨省委经济工作会议召开,为河南省的经济前行之路指明了方向。会议强调协同推进扩大需求和优化供给,更大力度提振消费扩大内需,这一决策既顺应了经济发展的大势,又紧密结合了河南省的实际情况,为河南省的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
从经济发展的内在逻辑来看,需求和供给如同鸟之两翼、车之两轮,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扩大需求能够为经济增长提供持续的动力源泉。消费作为内需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经济的拉动作用至关重要。当居民消费意愿强烈时,企业的产品和服务有了广阔的市场,生产得以持续扩张,经济也就能够保持蓬勃的活力。同时,优化供给则是满足需求的关键。只有不断提高供给的质量和效率,推出更多符合消费者需求的产品和服务,才能真正激发消费者的购买欲望,实现需求与供给的良性互动。河南作为户籍人口超1亿、全省常住人口9815万人的人口大省和经济大省,消费市场潜力巨大。通过协同发力扩大需求和优化供给、提振消费,可以充分释放经济潜力,提升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事实上,中央对于扩大需求和优化供给、提振消费也有着明确的政策要求。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大力提振消费、提高投资效益,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摆在明年9项重点任务之首,为各地经济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河南省在扩大需求和优化供给、提振消费方面已经取得了一些成功实践。比如,焦作市以“信易贷”模式,通过信用与金融的紧密耦合,有效破解了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又如,郑州市推出的“24小时不打烊”企业智能审批服务新模式,大大简化了企业登记流程,提高了行政审批效率,为企业提供了更加便捷的服务。再如,餐饮零售势头强劲,文旅市场精彩纷呈,“以旧换新”换出更高生活品质……随着一系列扩内需、促消费政策落地显效,河南消费潜力加速释放,10月份,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573.58亿元,同比增长7.1%;今年前10个月,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2393亿元,同比增长5.9%,两项指标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然而,面对新的形势、新的任务、新的要求,扩大需求和优化供给、提振消费还需多方精准发力。在扩大需求方面,河南省可以从多个角度入手。首先,要进一步提高居民收入水平。可以通过推动产业升级,创造更多高质量的就业岗位,提高劳动者的工资收入。同时,加大对低收入群体的扶持力度,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缩小收入差距,提高社会整体的消费能力。其次,要积极培育新的消费热点。可以抓住机遇,大力发展新兴产业,如数字经济、智能制造业、文化旅游等,培育新的消费增长点。比如,利用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打造具有影响力的文化旅游品牌,吸引更多游客前来消费。此外,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消费环境。河南省可以加大对基础设施的投入,提高城乡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水平,为居民消费创造更加便捷、舒适的环境。
在优化供给方面,要坚持创新驱动,提高供给质量。一方面,企业要加大研发投入,加强技术创新,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以制造业为例,可以鼓励企业加快智能化改造,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推出更多适应市场需求的高端产品。另一方面,要加强品牌建设。可以培育一批具有地方特色和国际竞争力的品牌,提升产品和服务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同时,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淘汰落后产能,优化产业结构。对于那些高污染、高耗能、低效益的企业,要坚决予以淘汰,为新兴产业和优质企业腾出发展空间。
此外,政府在协同发力扩大需求和优化供给、提振消费中也起着重要的作用。政府可以通过制定和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为经济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比如,加大对消费领域的财政补贴力度,降低消费者的购买成本;通过减税降费等措施,减轻企业负担,促进企业扩大生产和投资。同时,要加强市场监管,维护市场秩序,严厉打击假冒伪劣、价格欺诈等违法行为,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营造公平、公正、有序的市场环境。
协同发力扩大需求和优化供给、提振消费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省各地要紧紧围绕省委十一届八次全会暨省委经济工作会议的部署,坚定信心、真抓实干,努力在扩大需求和优化供给上取得新突破,在提振消费上迈出新步伐,谱写新时代中原更加出彩的绚丽篇章。(大河网河声评论员 曹灿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