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酣墨畅,绘就“三农”工作“同心圆”

2024年12月23日13:19

来源:大河网

  12月17日至18日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分析当前“三农”工作面临的形势和挑战,部署2025年“三农”工作。

  科技为笔、产业为墨,定位岁稔年丰的“农业强”圆心。“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在农业现代化的征途中,科技创新是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科技对农业的“加码赋能”,要求在提高品质、减少成本、降低风险上加大技术研发和科技创新,不断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市场竞争力,提高农产品生产的“含金量”。应积极利用高新技术手段发展农业,推广农业产品,创新农业发展“新点子”“好方法”,引导广大农民不断提升应用技能,解放人力、提高生产效率,增强抵御灾害的本领,端好“铁饭碗”,守好“米袋子”,结出“好果子”,让科技发展普遍惠及农业发展。

  党建为笔、组织为墨,勾勒风光旖旎的“农村美”半径。“删繁就简三秋树,领异标新二月花。”如今的乡村渐渐撕掉了破旧、落后的标签,正以全新面貌展现于人们面前,从形状各异的稻田画卷到白墙灰瓦的“农家乐”;从游客如织的溶洞廊桥,到熙熙攘攘的乡村集市;从欢声笑语的文化广场到收获满满的采摘果园……这里是追梦的热土、也是发展的沃野。广大党员干部当吹响美丽乡村的“冲锋号”,深挖山清水秀的天然资源,积极开辟旅游路线、创建民宿品牌,或组织一场热闹非凡的“村BA”“村晚”,蹭一波农村生活的“流量红利”,积极打好村美景新的“组合拳”,实现乡村从“一处美”到“一片美”,从“外在美”到“内涵美”,助燃乡村发展的“燎原之势”。

  民生为笔、保障为墨,描绘“丰衣足食”的“农民富”周长。增收致富,是农民们最直接、最实在的获得感,要瞄准广大农民对美好生活的新需求,聚焦产业兴旺,筑牢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经济基础。围绕做优做精“土特产”文章,深挖“土”的资源,放大“特”的优势,延伸“产”的链条,不断适应需求提升品质,持续巩固脱贫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严格落实防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持续拓宽增收渠道,在田间地头与农民畅谈农业新未来、绘就农村新蓝图,真正让农民群众“丰知识”“强产业”“富口袋”,推进农民实现物质富足、精神富有。(王拓)

编辑:赵地

我来说两句 0条评论 0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