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上海市印发《关于开展“生育友好岗”就业模式试点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支持用人单位将工作时间可弹性安排、工作方式灵活、工作环境友好的岗位设置为“生育友好岗”。原则上提供给对12周岁以下儿童负有抚养义务的劳动者。
《通知》明确,将重点引导生产制造、住宿餐饮、居民服务等行业,以及平台经济、数字经济、文创经济、银发经济等新经济形态领域试点推行“生育友好岗”就业模式,拓展“生育友好岗”岗位资源。
对于绝大多数年轻妈妈来说,如何确保上班带娃两不误,确实是摆在他们面前的现实难题。有了娃,家庭收入压力骤增,不上班在家带娃,不但让家庭少了一份收入,而且长久远离职场,对他们的今后的就业肯定是有影响的。上班,娃娃的哺乳、大小便后的护理等,又是一个绕不开的难题。“生育友好岗”不仅让妈妈们能够更灵活地安排工作时间,如弹性上下班、居家或远程办公等,还提供了灵活休假和绩效考核等柔性管理方式,从而帮助她们在工作和生育之间找到平衡点。这样的人性化关怀,无疑是妈妈们的最爱。
“生育友好”要让妈妈们有感。建设生育友好型社会,并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而应体现在为老百姓办好一件件小事中,它理所当然地应该让年轻的妈妈们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多。聚焦痛点的“生育友好岗”,既能在很大程度上缓解妈妈们因生育而可能面临的职业生涯中断问题;又能使她们能够继续在职场上发光发热,同时也照顾到家庭和孩子。这样的务实举措,让“生”与“升”不再对立,在全社会传递出尊重、关怀女性生育付出与职业追求的积极信号,有助于促进家庭美满、社会和谐。
生育养育既是家事也是国事。推进生育友好型社会建设,让年轻的育龄妇女敢生、想生,不能只是嘴上说说,而是需要实实在在的关心和关爱。各地各部门结合本地本部门的实际,把爱和温暖献给宝妈,为她们提供更多、更适合的就业选择,让她们在岗位上更有归属感,更有干头和盼头,实现育儿与职业发展的双赢。(大河网河声评论员 李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