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声丨对“特供酒”亮剑,市场净土不容侵犯

2024年12月25日11:54

来源:大河网

近日,市场监管总局组织开展的“特供酒”清源打链专项行动罚没物资全国统一销毁活动引发广泛关注。这一行动有力地打击了制售假冒伪劣酒类商品的不法行为,为维护市场秩序、保障消费者权益和维护党政机关与军队形象发挥了重要作用。

长期以来,“特供酒”在市场上鱼目混珠,不法分子打着与党政机关和军队有密切关联的幌子,虚假标注、虚假宣传,严重扰乱了市场的正常秩序。这些所谓的“特供酒”,往往出自生产条件恶劣的“黑作坊”“黑窝点”,以次充好、来源不明、原料劣质,不仅欺骗了消费者,让他们花费高价却买到毫无质量保障的酒水,更是对党政机关和军队声誉的恶意攀附与损害,在社会上造成了不良影响。

此次专项行动彰显了市场监管部门净化市场环境的决心和力度。从线下的全面排查治理,对酒类生产销售者及餐饮服务提供者的“拉网式”清查,到线上的监测清理,紧盯网络交易平台等关键领域;从严厉打击违法行为,多部门联合执法形成强大震慑力,到铲断非法制售链条,在白酒主产区物流园区设置卡点溯源追查,一系列举措环环相扣、扎实有力。查获超 66 万瓶“特供酒”、捣毁 200 余个窝点等成果,是对不法分子的沉重打击,也是向社会交出的一份亮眼答卷。

然而,我们也应清醒地认识到,打击“特供酒”制假售假行为不可能一蹴而就。随着监管的加强,不法分子可能会采取更为隐蔽的手段,如“暗语”交易等继续从事违法活动。这就要求市场监管部门持续保持高压态势,不断创新监管方式和手段,提升监管效能。一方面,要进一步加强科技手段在监管中的应用,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精准监测市场动态,及时发现违法线索;另一方面,要强化部门之间的协同配合,形成无缝对接的监管网络,让不法分子无处遁形。

同时,企业作为市场的主体,也应当肩负起应有的责任。酒类生产企业要严格遵守法律法规,保证产品质量,树立正确的经营理念,不以虚假宣传来误导消费者、扰乱市场。而广大消费者也需增强自身的辨别能力和维权意识,自觉抵制“特供酒”等假冒伪劣商品,不被虚假信息所迷惑,一旦发现问题及时向相关部门举报,共同参与到维护市场秩序的行动中来。

总之,“特供酒”清源打链专项行动是一场捍卫市场秩序与公序良俗的重要战役。只有政府、企业和消费者三方携手共进,持续发力,才能彻底铲除“特供酒”这颗市场毒瘤,营造一个公平、公正、诚信、有序的市场环境,让消费者能够放心消费,让党政机关和军队的形象得以维护,让市场的活力与秩序相得益彰,为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筑牢坚实根基。(郑州大学 唐毓梵)

责编:孙华峰   编辑:杜若森  审核 :王世洋

我来说两句 0条评论 0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