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声丨新松江站,交通强国战略下的“新地标”

2024年12月26日13:01

来源:大河网

在上海繁华都市的广袤郊区版图中,松江以其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独特的地理位置,一直以来都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而今,随着沪苏湖高铁在本月底正式开通运营,上海松江站也将同步运营。作为仅次于上海虹桥、上海东站的上海第三大枢纽车站,新松江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在上海的郊区版图上熠熠生辉,展现出势不可挡的崛起之势。

新松江站,作为上海铁路枢纽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设计之精美、规模之宏大,令人叹为观止。站房建筑面积约6万平方米,站场总规模达到9台23线,其中沪苏湖高铁场3.5台9线,沪昆普速场3.5台10线,南侧既有沪杭客专场2台4线。如此庞大的交通设施,彻底重塑了松江的交通格局,彰显出中国交通强国战略的雄浑气魄,更为上海乃至整个长三角地区的交通格局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

新松江站坐落于上海松江城南的 G60 科创走廊要地,这里是创新与活力的汇聚之处,在交通战略的地位上,新松江站的开通无疑为松江插上了腾飞的翅膀。沪昆、沪苏湖等铁路干线的接入,使得松江能够快速直达杭州、苏州、湖州等长三角核心城市,凭借其优越的地理位置和发达的铁路线路,成为长三角地区交通一体化的重要枢纽,进一步加强了松江与周边城市在经济、文化、科技等领域的交流与合作。享尽内外联通、畅达八方的交通优势,为松江汇聚了源源不断的人流、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使其在区域经济发展的浪潮中抢占先机。

新松江站对经济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一方面,传统的制造业在交通改善的利好下,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以松江的电子信息制造业为例,更高效的物流运输和更便捷的商务出行条件,降低了企业的运营成本,它带动了松江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和创新发展,使得传统制造业在交通改善的利好下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另一方面,凭借优越的交通区位和丰富的人才资源,松江积极布局,使得高端装备制造、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城市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新动力与新活力,推动城市向着更高品质、更具魅力的方向大步迈进,为上海经济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增长动力。

据了解,新松江站开通运营后,将形成一座“站城融合”大型综合交通枢纽,预计年均客流规模将达到2000万人次以上。如此庞大的人流量,不仅为松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更为其成为上海第一郊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可以预见,在未来的日子里,松江将在交通强国战略的引领下,以新松江站为支点,撬动整个区域的经济发展和文化繁荣,书写出“新上海滩”发展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新松江站的设计巧妙融合了传统与现代元素,滴水状的屋顶天窗与层叠错落的室内吊顶构建了明亮大气的候车环境,层层叠进的屋面造型,如浦江之水泛起的层层涟漪,彰显出上海海纳百川、大气谦和的城市精神。而站城融合的设计理念,更是将新建站房、综合服务中心、既有站房融为一体,集合了地铁、公交、出租车等多种交通方式,形成了一座功能齐全、便捷高效的大型综合交通枢纽,也是我国交通强国战略的重要体现,必将绽放出更加耀眼的光芒。

新松江枢纽蓄势待发,对于打造“轨道上的长三角”,促进沿线经济社会发展,以及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等具有重要意义。交通运输在“有”的基础上,向“好”又迈进了一大步,在“大”的基础上,向“强”又迈进了一大步。沪苏湖通道加快长三角融合发展,让长三角科创圈澎湃更强动力,上海新松江站必将成为中国从交通大国迈向强国的“新地标”。(大河网河声评论员 黄金水)

责编:孙华峰   编辑:赵地  审核 :王世洋

我来说两句 0条评论 0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