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踏上乡村振兴征途,基层干部任重道远,应立足基层,坚持党建引领,促乡村产业振兴,携手人民群众走上“生态美、产业兴、人民富”的发展新路。
推进产业兴旺,抓住乡村振兴的“牛鼻子”。产业兴旺,则农村兴旺。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打造有品质、有影响的“土字号”“乡字号”乡村农业品牌,大力推动产业发展,有助于带动广大群众就业和增收致富。
明确特色和重点,激发产业“活力”。基层干部要走出办公室,进入田间地头,去当农村产业发展的“良医”,通过“望、闻、问、切”找出阻碍农村产业发展的“症结”。同时也要勇于实践,走出“村村屯屯”,积极招商引资,将与本地地域风情相契合的旅游产业引入当地,探索“党支部+合作社+特色企业”的产业联动新模式。要将乡村的区位优势、资源优势、发展潜力烂熟于心,在此基础上,整合特色种植养殖、生态观光旅游、农产品深加工等产业,锻造强势“产业品牌”,整合优势资源,建立高效“联动体”,为乡村经济注入崭新活力。
将党建引领作为产业振兴的“引擎”。各地基层党组织要延伸党建触角,推动书记直接抓产业项目建设,结合实际稳步推进主导产业,重点扩大特色扶贫产业的规模,补上技术、设施、营销等短板,切实促进产业提档升级、农民增收致富,打好产业振兴攻坚战。(任慧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