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6日,国家统计局与国务院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携手发布了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公报,这份全面的“经济体检报告”不仅揭示了我国经济的新家底,更彰显了高质量发展取得的累累硕果。普查以2023年12月31日为基准,对我国境内第二、三产业的法人单位、产业活动单位及个体经营户进行了全面摸排,为我们勾勒出一幅生机勃勃的经济图景。
数据无声,却是最有力的证明。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全面摸清了我国经济家底,客观反映了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取得的进展,获取了经济总量、结构、效益等关键指标信息。借助五经普数据,国家统计局同步改革了城镇居民自有住房服务核算方法,修订后的2023年国内生产总值高达1294272亿元,较初步核算数增加33690亿元,增幅2.7%。这些数据不仅展现了中国经济的活力与潜力,更让每个人深切感受到中国经济稳健前行的步伐,以及背后的新动能、新变化和民生福祉。
加“数”转型,创新驱动添动力。五年来,数字经济蓬勃发展,成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普查结果显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法人单位发明专利申请量较2018年增长65.1%,高技术制造业在规模以上制造业中的比重也有所提升。把目光投向中原大地,河南省积极响应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速推进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高技术产业和新兴产业蓬勃发展,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这一切,都生动描绘了我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深入实施和经济转型升级的坚定步伐。
追“绿”前行,绿色发展成大潮。绿色发展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新底色。普查数据显示,2023年新能源汽车产量占全球比重超60%,太阳能电池、风力发电机组等新能源产品产量较2018年分别增长数倍。河南作为能源大省,近年来积极转变发展方式,大力发展清洁能源,推动绿色低碳技术应用。数据显示,河南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由2019年年底的2256万千瓦增长至2024年11月底的7562万千瓦,占电源总装机的比重达51.5%,突破50%大关,有力支撑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全面绿色转型。绿色、低碳、可持续的发展道路越走越宽越顺畅。
兴“业”惠民,共享发展果实。经济发展的最终目的是增进人民福祉。经济发展好不好,老百姓感受最直接,也最有发言权。普查结果显示,2023年末,全国第二、三产业法人单位从业人员数量显著增长,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以及文化、体育和娱乐业法人单位数量也大幅增加。在河南,随着经济稳步发展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就业门路不断拓宽,就业质量持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显著增强。我国经济发展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在此得到具象化。
一“豫”看全国,见证处处风景正好。创新驱动动力强劲、绿色发展步伐坚定、民生福祉持续提升……五经普公报中的各方面数据架构起中国经济韧性强劲和潜力巨大的广阔图景。展望未来,我们有理由相信,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全国人民团结一心、凝心聚力,中国经济必将迎来更加辉煌的明天。(大河网特约评论员 丁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