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声丨“城市露营热”,诗意栖居还是跟风泡沫?

2024年12月31日10:30

来源:大河网

近年来,在城市的各个角落,公园绿地、江畔河边,甚至是商场天台,一顶顶帐篷如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城市露营成为备受追捧的潮流现象。每逢周末或是节假日,人们纷纷扛起露营装备,呼朋引伴地奔赴这些 “家门口” 的露营地,似乎想要在城市的喧嚣中开辟出一方属于自己的诗意天地。这股 “城市露营热”,既折射出当下人们生活方式与心态的变化,也引发了诸多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

从积极的一面来看,“城市露营热” 的兴起有着多方面的意义。首先,它满足了现代人在快节奏、高压力生活下对自然的向往与亲近需求。城市生活虽便利繁华,但钢筋水泥的丛林往往让人们感到压抑和疲惫。露营,哪怕是在城市之中,也能让人们暂时逃离室内的封闭空间,呼吸新鲜的空气,仰望蓝天白云,聆听鸟儿鸣叫,感受草地的柔软与微风的轻抚。在帐篷下,与家人朋友围坐在一起,分享美食、谈天说地,这种惬意的休闲时光,仿佛是给忙碌的生活按下了暂停键,让心灵得到片刻的宁静与放松。

再者,城市露营作为一种新兴的社交方式,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增强了社交互动。不同年龄、不同职业的人们汇聚在露营地,大家互相交流露营经验、分享生活趣事,甚至可能因此结识志同道合的新朋友。相较于传统的社交场合,露营的氛围更加轻松自在,没有太多的拘谨和约束,有助于打破社交壁垒,拓展社交圈子,让城市生活多了一份人情味儿。

这股热潮也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露营装备的销售市场日益火爆,从帐篷、天幕到桌椅、炊具等各类产品层出不穷,不仅满足了消费者多样化的需求,也催生了不少新兴的露营品牌。此外,一些商家敏锐地捕捉到这一商机,推出了露营主题的餐饮、娱乐服务,以及针对露营新手的培训课程等,为城市经济注入了新的活力,创造了更多的就业机会。

然而,在 “城市露营热” 蓬勃发展的背后,也隐藏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一方面,随着露营人数的急剧增加,部分露营地出现了环境破坏的现象。草地上随处可见被丢弃的垃圾,植被被践踏,原本美好的自然景观变得伤痕累累。一些露营者缺乏环保意识和基本的文明素养,只图自己一时的方便和快乐,却忽视了对公共环境的保护,这无疑是与亲近自然的初衷背道而驰的。

过度的商业化炒作让城市露营有了 “变味” 的风险。有些商家为了追求利益最大化,将露营打造成了一种高消费的活动,昂贵的场地租赁费用、配套服务价格虚高,使得露营从原本的亲民休闲方式逐渐变得 “贵族化”,让不少普通消费者望而却步。而且,部分露营地一味地追求形式上的美观和噱头,却忽视了安全保障等基础要素,存在诸如用火用电安全隐患、场地设施质量不过关等问题,给露营者带来了潜在的安全威胁。

这股热潮中也不乏盲目跟风者。不少人只是看到别人去露营觉得好玩,便也跟风参与,却并未真正理解露营的内涵和乐趣,甚至因为准备不足或体验不佳而对露营产生负面评价。这种盲目跟风的行为,不仅容易造成资源的浪费,也不利于城市露营这一健康生活方式的可持续发展。

 “城市露营热” 无疑是当下城市生活中一道独特的风景线,它承载着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有着积极的发展潜力。但要让这股热潮能够长久地延续下去,实现良性发展,需要我们每一个参与者共同努力。露营者要增强自身的环保意识和文明素养,做到文明露营、爱护环境;商家要秉持诚信经营的原则,在合理盈利的同时注重服务质量和安全保障;而相关部门也应加强对露营地的规划与管理,规范市场秩序,引导这一新兴产业健康有序地发展。只有这样,城市露营才能真正成为繁华都市里那片永不褪色的诗与远方,而不是转瞬即逝的跟风泡沫。(郑州大学 程映雪)

责编:孙华峰   编辑:王双飞  审核 :王世洋

我来说两句 0条评论 0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