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郑州高铁朋友圈全国最广” 这一话题引发广泛关注,这不仅是一句夺人眼球的表述,更是郑州在国家高铁版图中关键地位的生动写照。
郑州,地处华夏腹地,得 “中” 独厚的地理位置为其打造庞大高铁朋友圈奠定根基。从 “米” 字形高铁网逐步落成到如今线路四通八达,郑州用铁轨串联起大江南北。以速度破时空局限,几个小时内,东抵沿海发达城市,能迅速对接前沿理念与资本;西向内陆纵深,为资源开发、区域协同打开通道;南下拥抱温润经济活力带,北上直抵工业与科教重镇。如此广泛的通达性,意味着人才、物资、信息在这里高效流转。
对于区域经济而言,这张 “最广” 的高铁网是强劲的发展引擎。旅游业首当其冲,以往藏在深闺的周边小众景点,搭上高铁快车,迎来五湖四海游客,民宿热、特色餐饮兴,盘活一方经济。制造业也受益颇丰,零部件运输时间成本锐减,企业供应链响应更敏捷,竞争力水涨船高。城市间的合作交流也因高铁频次加密而愈发热络,产业转移、技术共享、经验互鉴成为日常,城市群、都市圈不再是纸上蓝图,而是加速融合的实体。
从宏观视野看,郑州高铁网扩容也是国家均衡发展战略的有力支撑。它将东部的发展优势向中西部辐射,助力脱贫攻坚成果巩固,为乡村振兴铺就快轨,让偏远乡村的特色农产品能朝发夕至城市餐桌,激活乡村经济内生动力。
然而,机遇在前,挑战亦存。庞大客流量考验着城市配套服务,车站周边交通疏导、旅客接待能力亟待升级;如何吸引短暂停留的人流转化为城市长期发展的资源,更需巧思。郑州,应借高铁东风,持续优化软硬环境,让 “最广朋友圈” 持续释放澎湃动能,书写中部崛起的新时代传奇。(河南经贸职业学院 范一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