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声丨打好民宿“组合拳”引来“流量”变“留量”

2025年01月02日13:19

来源:大河网

近年来,随着乡村民宿产业不断兴起,河南各地民宿如雨后春笋般拔节生长。诸如周口淮阳莲舍民宿以当地特色美食出圈出彩,开封祥符西姜寨以朱仙镇深厚历史底蕴人声鼎沸,洛阳栾川云栖山居以其优美生态广受游客喜爱......在河南各地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乡村民宿发展如火如荼。而想要将这种火热态势一直保持下去,各地区就要运用好“民宿+”发展思维,打好“民宿+美食”“民宿+文化”和“民宿+生态”“组合拳”,引来“流量”变“留量”。

以“民宿+美食”抓住游客“味蕾”,让游客与美食“撞个满怀”。想要留住一个人的心,请先留住一个人的胃。逍遥镇凭借一碗汤胡辣汤,让无数人趋之若鹜;大桥乡用了一盘鸡,让无数人念念不忘;冯塘镇烹了一只槐山羊,让无数美食爱好者享受了一场味蕾盛宴。自古以来,宿和食是不分家的。推进民宿发展要利用好美食这个本土优势,牢牢抓住游客“味蕾”。一方面要通过“支部+企业+群众”发展模式,由支部牵头,以民宿为主体,联动当地群众,精选地方独特餐食和知名小吃,合力打造多样式民宿农家饭庄,用“乡土味道”让游客舌尖生香。另一方面要通过“手工+土灶”等制作方式,将手工美食与农村土灶相结合,再现妈妈手艺,以“人间情”让游客为民宿饮食“打CALL”点赞;要通过“唤醒儿时味道”“寻回遗失记忆”等方式,组织开展田间烧烤、农忙饮食等活动,找回儿时味道,用“烟火气”让游客与美食“撞个满怀”。

以“民宿+文化”放慢游客“脚步”,让游客与文化“交个朋友”。文化是民宿发展的根与魂,离开文化谈民宿,只会让民宿成为没有灵魂的冰冷暂宿地。只有充分发挥当地文化优势,以文化魅力放慢游客“脚步”,才能让游客与文化在相知相识中一生相随。如果在推进乡村民宿发展中,只顾不断充斥各种科技设备、完善各种基础设施,而忽略文化氛围的营造,那么来这游玩的客人再不会成为当地的“回头客”。因此,要积极打造民宿文化氛围,将戏曲、杂技、窗花剪纸、糖人制作等非遗文化和非遗传承融入民宿场景中,让游客在潜移默化中领悟当地文化魅力。要创新开展文化经典再现活动,以当地红色文化、历史文化为背景,让游客在如临其境中了解更多文化。要借助云上优势,邀请专业技术团队,大力构建多种类民宿数字化风俗展,以“沉浸式”项目体验,让游客在连连赞叹中“来了还要再来”。

以“民宿+生态”吸引游客“眼球”,让游客与生态“来场相约”。民宿作为游客寻觅安静与舒适的栖息地,优美生态必不可少。无论是“归心小筑”以春意盎然带动民宿火爆,还是“木美生态园”以林荫漫道引得游客赞叹不已,或是“冯塘绿园”以花草满园舒缓游客情绪,都在昭示着民宿的发展离不开生态。因此,要积极发挥民宿优美生态“磁引力”,以道路绿化、水系净化,打造出门见绿,抬眼望水民宿环境,

让游客在林声清脆、鱼跃于水间,尽享民宿生态之美;要完善民宿庭院建设,积极打造民宿花园,培育花海竹林,以花色涟漪、竹林交错,让游客在赏花悦目,劲竹养心间,尽享民宿生态之韵;要加强农景和民宿联合,打造生态主题风情民宿,将农田作物风景、果园采摘风景、水上游玩风景与民宿主题发展相衔接,让游客在农事、采摘和游玩中与生态相约,与生态相拥。(大河网河声评论员 陈坤 郭苏莹)

责编:孙华峰   编辑:韩淼宇  审核 :王世洋

我来说两句 0条评论 0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