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宝村,人心齐;家家户户讲规矩。共十条,要牢记;发扬社会新风气……”在荣昌区直升镇万宝村党群服务中心户外宣传栏上的村规民约格外醒目,短短十二句内容涉及移风易俗、邻里互助、环境卫生、公共秩序等方方面面,读来朗朗上口又通俗易懂。日前,101篇“川渝乡约”优秀村规民约(居民公约)发布,小小的村规民约,正成为基层治理的新抓手。
村规民约,是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监督的行为规范,是推动社会治理、建设文明城市、助力乡村振兴的有效抓手。顺应民心、符合民意的村规民约,“规”出了文明新风,“约”出了群众幸福,引领移风易俗落地开花,推进了乡村治理现代化进程。
“村规民约是基层社会文化底蕴的真实反映,是尊重和培育个体、家庭、邻里、社区、社会公共秩序、文化认同的充分体现,是继承、发扬和创新中国传统文化的时代样本。”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教授黄瓴认为,村规民约将最朴素的生活常识与居民的行为心理关联,用最质朴和上口的语言表达,充满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塑造居民公共价值观、促进公众参与基层社区治理,意义重大。
村规民约规定什么、约束什么,群众最有发言权,因此,制定村规民约要因地因时因势,尊重村民的主体地位,聚焦产业发展、基层治理、移风易俗等重点工作,从村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出发,听民意、汇民智,体现村民共同意愿。
村规民约是村民的日常行为准则,只有得到村民认可才能转化为村民的自觉行动。要让村规民约从纸上、墙上走进群众“心里”,就要从村民最关注、最迫切、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出发,精心设计、量身“定制”,与基层治理、乡村振兴相融合,引导村民自定自约。表现形式上也可通过“三字经”“短字诀”、民俗歌谣等“接地气”的方式表现,让村民读起来朗朗上口、言简意赅、便于执行。
当然,让小村规发挥大效能,需要长期坚持、久久为功。村规民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党员干部要成为带头人和模范,日常要求更严一分、自我约束更紧一些,自觉遵守村规民约,塑造执行村规民约的正能量,引领大家自觉践行,让村规民约真正“规”出好乡风,“约”出好民风。(大河网河声评论员 文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