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声丨“无证明城市”,便民就是最好“证明”

2025年01月06日14:20

来源:大河网

对于企业而言,“无证明城市”建设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以往,企业办理业务往往需要提交大量的证明材料,耗时耗力,还可能因材料不全或不符合要求而多次往返。现在,随着“无证明城市”建设的推进,企业可以更加高效地完成业务办理,节省宝贵的时间和精力。

曾经,“证明多、出具难、多头跑、重复开”等问题让群众感到十分头疼。为了一纸证明,办事群众经常要磨破嘴、跑断腿,甚至外地还上演了“证明你妈是你妈”的荒诞剧情。办事群众耗费大量时间精力,却又无可奈何。建设“无证明城市”乃贯彻“放管服”精神、落实“减证便民”要求的题内之义。

当然,“无证明城市”中的“无证明”并不是“不要证明”的意思,而是指各级行政机关和公共服务机构在办理政务服务和公共服务事项时,通过直接取消、数据共享、告知承诺、部门核验等方式,实现证明免提交,无须申请人再到相关单位开具证明。这也是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的具象化体现。

其实,“无证明城市”背后是善用、用活相关数据的体现。企业、群众前往各单位办理的各事项,其实都有数据留底,办一次事,证明一次,无形之中就要花费大量的时间精力和经济成本。优化审批改革的目的就是最大化地减少办事人的各项成本,这就得让“数据多跑路”,而善用活用各部门数据,打通各单位间的数据壁垒,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必由之路。通过建设数字化服务体系,弱化群众在与公共部门对接时的“痛点”“难点”“堵点”,推动公共服务供给方式由“给群众端菜”转变为“让群众点菜”。

以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深刻地影响了人们的日常生活方式,以数字化、智能化、智慧化手段赋能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大势所趋。“无证明城市”,便民就是最好的“证明”

“无证明城市”本质上就是科技进步与人文关怀的完美相遇,能够切实地裨益办事的老百姓和企业。在公众权利意识不断增强的今天,“无证明城市”显然增强了人们对一个城市的归属感和认同感,让一个城市更有吸引力和竞争力。(大河网河声评论员 文君)

责编:孙华峰   编辑:杜若森  审核 :王世洋

我来说两句 0条评论 0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