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声丨熏制腊肉不该是一道难题

2025年01月06日15:58

来源:大河网

日前,有网友爆料称,四川广安协兴镇一村民在自家露天熏制腊肉被罚款200元,村民还为此写了保证书。1月3日,四川广安协兴镇人民政府就此事公开回复称,社区此前根据居民公约对当事村民收取了200元教育管理费,事后,因该村民再未在家露天熏制腊肉,社区已将200元予以退还。

 熏制腊制品是川东北地区长期以来的民俗,每逢冬腊月时节,熏制腊肉是民众固定的习惯。而今,四川村民在自家露天熏制腊肉被罚款200元并写保证书的消息一出,立即引发了舆论“口水仗”。究竟是社区管得太宽,还是权力太任性?都直戳基层治理之痛。

据报道所述,广安市相关部门此前曾发布“关于开展2024年度广安主城区腌腊制品免费集中环保熏制的通告”,旨在通过采取环保措施,集中熏制,减少污染,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其初衷本是好的。然而,社区在执行过程中却变了味,在没有执法权的情况下私自罚款,不仅暴露了法治观念淡薄的短板,更暴露管理简单粗暴的弊病,破坏了党员干部形象,更让政府公信力蒙羞。

面对负面舆情,当地镇政府及时介入,高效办案,交代了事件的始末,反思工作中的不足,对社区相关人员进行批评教育,其知错就改的态度彰显担当。然而,关于熏制腊肉引发的舆论危机却绝非个案,2023年四川通江就“禁止私熏腊肉”致歉,引发社会群众质疑,而今,四川广安重蹈覆辙,究竟是办法不多,还是用心不够?公众已不得而知。但是“露天熏制腊肉被罚款200元”并不是“黑色幽默”,不能一笑而过,值得相关部门高度重视、自查自纠并引以为戒。

民生利益无小事,一枝一叶总关情。腊月熏腊肉作为民众的传统习俗,理应得到尊重,任何拿“环保说事”的一刀切做法,都难逃懒政的嫌疑。事实上,导致雾霾天气的原因有许多,冬季低温高湿的自然环境,工业排放、汽车尾气的排放等等,但熏制腊肉绝对不是导致空气污染的“主因”,禁止公众熏制腊肉香肠,不能解决真正问题,反而扼制了传统习俗,让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大打折扣,难免有避重就轻之嫌。

腊肉是一种美味更是一种年味。莫让禁止私熏腊肉给群众添堵。相关部门更应从中吸取教训、认真查摆反思,在民俗与环保中找到“平衡点”,让腊肉的香味慰藉民众的心灵,构建民俗与环保“双向奔赴”的共赢格局,才能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大河网河声评论员 王鸣镝)

责编:孙华峰   编辑:韩淼宇  审核 :王世洋

我来说两句 0条评论 0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