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檐斗拱、青瓦白墙、宋词壁画……漫步其中,仿若踏入千年前的北宋市井街巷,可谓“举步图籍中,开目古今间”。设置的上河坊牌楼、宋服馆、戏台、平乐坊等“出片”打卡点,让旅客在缓解疲劳的同时,开启一场跨越时空的文化邂逅。1月8日,连霍高速开封服务区经过全面升级改造后,焕新营业。这是全国首个“宋”文化主题服务区,更是河南高速公路首个交旅、文旅和现代商业深度融合的高速公路服务区。
在飞速发展的交通网络中,高速服务区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它不仅是司机和乘客休息、加油、用餐的场所,更是展示地域文化和传承文明的重要窗口。如今,我们欣喜地看到,高速服务区正逐渐打破传统的服务模式,成为集便捷性、文化性、体验性于一体的综合性场所。连霍高速开封服务区,打造了全国首个“宋”文化主题服务区,成为河南高速公路首个交旅、文旅和现代商业深度融合的高速公路服务区。这种转型和升级,既提升了服务区的功能和品质,也使旅客在短暂停留中体验到传统文化的魅力。
“举步图籍中,开目古今间”,这个服务区通过仿古建筑、历史元素和现代设计的融合,创造出既具有历史文化底蕴又具有现代审美观念的空间。飞檐斗拱、青瓦白墙的建筑风格,让旅客仿佛穿越时空,置身于千年前的市井街巷。这种沉浸式的文化体验,不仅让旅客在旅途中得到放松和休息,还能在潜移默化中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
高速服务区的转型也是对传统文化传承的一种创新尝试。以开封服务区为例,其以“宋”文化为主题,设置了上河坊牌楼、宋服馆、戏台、平乐坊等文化景点,让旅客在休息的同时,可以欣赏到宋代的建筑风格和文化内涵。这种将传统文化与现代交通相结合的方式,不仅能够让更多人了解和传承传统文化,还能提升服务区的文化品位和竞争力。
眼下的高速服务区,多是“模样差不多”,如果不是“不同的口音”“不同的地名”,你只是置身其中,根本不知道是“哪儿的服务区”。这就好比是我们反对的“千城一面”,服务区也是“千区一面”。每个地区都有其独特的历史文化和地域特色,服务区的设计应充分体现这些特色,避免雷同和重复。因此,对于高速服务区而言,应该更加突出“地方个性”“地方文化”“地方历史”。
连霍高速开封服务区打造的“宋”文化主题服务区,不仅可以宣传地方文化,还能传承传统文化。高速服务区变身文化传承区,如此创新“实在是高”,希望多些“举步图籍中,开目古今间”的高速服务区。(大河网河声评论员 郭元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