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7日9时5分,西藏日喀则市定日县发生6.8级地震。县城及周边震感十分明显,震中附近有不少房屋倒塌。在这场与时间赛跑的救援行动中,我们见证了人性的光辉,感受到了团结的力量,更深刻体会到了“生命至上”的崇高理念。
地震,这个自然界的无情杀手,总是在不经意间带来毁灭性的灾难。然而,在灾难面前,人类从未选择屈服,而是以坚韧不拔的意志和无私无畏的精神,挺起脊梁,迎难而上。定日县地震发生后,当地政府迅速响应,第一时间组织力量开展救援。交通、水利、住建、乡镇及驻村干部等各部门人员挺身而出,他们深知,此刻的每一分每一秒都关乎生死,救援工作刻不容缓。这种对生命的尊重与珍视,是人性中最闪耀的光芒。
救援行动的高效有序,离不开科学的组织和周密的部署。地震周边村庄众多,乡镇分布广泛,这就要求救援队伍既要有主攻方向,也要兼顾外围。他们像一支支箭头,精准地射向灾情最危急的地方,哪里有受灾群众,哪里就有他们的身影。这种以人民为中心的救援理念,不仅体现了对生命的极大关爱,也彰显了我国应急管理体系的日益完善。
然而,救援工作并非一帆风顺。定日县地处高原,海拔较高,冬季严寒,这给救援工作带来了极大的难度。牧民们主要集中在乡镇上生活,受灾后更需要温暖的庇护。面对这些不利条件,救援人员没有退缩,而是勠力同心,集结力量,努力克服高原高寒等不利因素,全力投入救援之中。他们用自己的双手,为受灾群众搭建起生命的桥梁;他们用自己的身躯,为受灾群众抵挡住刺骨的寒风。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在救援行动中,我们看到了来自各方的温暖力量。西藏自治区森林消防总队的迅速出动,为救援工作注入了强大的动力。7日9时45分,西藏自治区森林消防总队前指10人3车带特勤大队90人、那曲森林消防大队65人、日喀则森林消防大队50人共215人向震中方向机动。同时,社会各界也纷纷伸出援手,捐款捐物,为救援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支持。这种众志成城、共克时艰的精神风貌,是我们战胜一切困难的重要法宝。
在关注救援进度的同时,也不能忽视受灾群众的基本生活需求。昼夜温差大、取暖物资短缺等问题,需要得到及时地解决。当地政府应密切监测震情和天气变化,抢修受损的基础设施,确保群众的基本生活不受影响。同时,还要尽快组织调拨抢险救援物资,妥善安置受灾群众,让他们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与关怀。
地震无情,人间有爱!相信只要我们心手相连、共克时艰,就一定能够战胜一切艰难险阻,书写出高原救援的壮丽篇章。(大河网河声评论员 杨忠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