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声丨小案不小视,反腐败需有“微”必“治”

2025年01月10日13:56

来源:大河网

1月5日,由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宣传部与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联合摄制的四集电视专题片《反腐为了人民》第一集《惩治蝇贪蚁腐》在央视开播。

“蝇贪”“蚁腐”级别不高、职权有限,涉案金额也不一定很大,但对于“近在眼前”嗡嗡乱飞的“蝇贪”,损害的是老百姓的切身利益,啃食的是群众的获得感,群众对其深恶痛绝。如《惩治蝇贪蚁腐》里就讲到两位蝇贪,一个是吉林省长春市汽开区第七小学原后勤主任戚世国,为了一己私利,就连一二毛钱的学生餐回扣都不放过,其产生的不良影响和后果,一点也不比巨贪小。另一个是湖南省东安县房屋维修资金服务办公室原主任周小健,丑陋至极,把个人收款二维码直接打印出来放在缴费窗口,将群众缴纳的房屋维修基金放进了自己的腰包。诸如此类,贪官的吃相难看到令人瞠目结舌。

群众身边的“微腐败”,“微”在层级,“危”在民心。去年4月,中央纪委国家监委专门召开会议,对在全国开展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进行动员部署,要求严肃查处贪污侵占、截留挪用、虚报冒领、吃拿卡要等行为,坚决惩治群众身边的“蝇贪”,着力消除基层消极腐败现象……进一步释放出严惩“微腐”、狠拍“蝇贪”的强烈信号和坚定决心。

“微腐败”之所以治理难,除了一些“蝇贪”小官存在侥幸心理外,一个最重要原因,就是有人认为少拿点、少收点、少吃点、少喝点算不了什么大事。殊不知,这些未得到及时清除的错误想法、灰色论调,犹如杂质浮尘,既污染了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又催生了更多处在“亚腐败”边缘上的“苍蝇”。

“千丈之堤,以蝼蚁之穴溃;百尺之室,以突隙之烟焚。”大奸大盗,无不自小偷小摸发端,一些官员之所以堕落成贪官,无不是从“微腐败”发展为巨贪大蠹。为此,党的十八大以来,反腐败步伐越走越快,反腐败力度越来越大,反腐败深度和广度越来越拓展,除了查处一批省部级的高官、高管,也揪出了一个又一个“蝇贪蚁腐”,群众为此振臂高呼、拍手称快。

只有把“抓前端、治未病”的要求落到实处,对民生领域的“蝇贪蚁腐”做到露头就打,才能把隐藏在基层组织、基层岗位的腐败分子斩草除根,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公平正义就在身边。彻底搬开妨碍惠民政策落实的“绊脚石”,让惠民政策真正惠及人民群众,一方面,要坚持问题导向,聚焦“微腐败”问题,坚持抓早抓小、防微杜渐;另一方面,要积极构建电话、网络、信访、短信“四位一体”监督举报平台,及时受理信访举报问题,确保受理渠道畅通。此外,还要铸牢制度笼子,规范小微权力运行,惩治民生领域“蝇贪蚁腐”不放松,不断破解基层监督难题,让“蝇贪蚁腐”无处遁形,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大河网河声评论员 朱波)

责编:孙华峰   编辑:杜若森  审核 :王世洋

我来说两句 0条评论 0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