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论场 | 家风、政风,不能当成“耳旁风”

2025年01月10日15:28

来源:豫论场

  □赵志疆

  “一丝一粒,我之名节;一厘一毫,民之脂膏。宽一分,民受赐不止一分;取一文,我为人不值一文。”2014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调研指导兰考县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时,讲到一个故事:兰考历史上出了一个有名的清官张伯行,他为谢绝各方馈赠,专门写了一篇《却赠檄文》。习近平总书记语重心长地指出,“这也可以作为一面镜子”。

  对照《却赠檄文》这面镜子,有些人虽曾身居高位,但却不值一文。电视专题片《反腐为了人民》持续热播,不仅映照出贪污腐败的群丑图、众生相,而且彰显了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反腐败斗争永远在路上的坚定决心。

  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从严治党、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取得了历史性成就,但形势依然严峻复杂。《反腐为了人民》第三集《揭开腐败隐身衣》披露了两个典型案例:江西省政协原党组书记、主席唐一军大搞权钱交易,他违纪违法问题的突出特点,就是通过妻子实际控制的公司,用市场活动掩盖腐败行为。全国人大财经委原副主任委员、贵州省委原书记孙志刚大肆收钱敛财,他贪腐的一大突出特点,就是几乎从不亲自经手,而是通过多名“白手套”来操作,妻儿、兄弟都是他的“收款员”。

  两个典型案例,虽然各有其蝇营狗苟的贪腐小算盘,但却有一个突出的共同点:“家族式腐败”。在各地纪检监察机关查处的案例中,屡屡出现“父子兵”“夫妻档”“兄弟帮”等家族式腐败。家族式腐败的典型特征是家庭利益化、亲情物质化,而家风败坏往往是领导干部走向严重违纪违法的重要原因:有些人掌握了权力,首先想到的不是如何“为官一任,造福一方”,而是怎样实现“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因此,有些人不仅自己大肆贪腐,而且纵容家属亲人擅权干政、权力寻租,最终导致“一人贪腐,全家涉案”。

  日前,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指出:“要始终保持反腐败永远在路上的坚韧执着,保持战略定力和高压态势,一步不停歇、半步不退让,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坚决打好这场攻坚战、持久战、总体战。”

  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架起高压线、筑牢防火墙,以零容忍态度惩治腐败,需要把不敢腐的强大震慑效能、不能腐的刚性制度约束、不想腐的思想教育体系融于一体。以家风树立政风,以优良党风引领社风民风,持续巩固作风建设成果,就能不断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编辑:赵地

我来说两句 0条评论 0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