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声丨双胞胎“烹茶逐梦”:打破偏见让热爱绽放光彩

2025年01月10日15:46

来源:大河网

近日,河南郑州一对 17 岁双胞胎姐妹王文慧和王文婧的故事引发广泛关注。姐妹俩因自幼受父亲喝茶的熏陶而钟情于茶艺,毅然选择到技师学院学习茶艺专业,却遭到了“学得再好也是个端茶送水的”的调侃和质疑。然而,她们在父母的坚定支持下,凭借着对茶艺的热爱和不懈努力,她们在全国职业技能大赛郑州选拔赛中荣获第三名,用实力回应了外界的偏见,为自己的职业梦想正名。

17岁双胞胎学泡茶被质疑获父母支持 坚持所爱证明自己

长期以来,社会中对于职业教育和技能型职业存在着固有的偏见,不少人将职业分为三六九等,片面地认为脑力劳动优于体力劳动,只有进入大学接受学术型教育,将来从事所谓“体面”工作,才算是成功的人生路径。而像茶艺这样的技能型职业往往被轻视和贬低。这种陈旧的观念不仅束缚了人们对职业选择的视野,也给怀揣技能梦想的年轻人带来了沉重的心理压力。

事实上,职业本无高低贵贱之分,每一种职业都在社会分工体系中都有着其自身的价值和意义。就如茶艺师绝非仅仅是“奉茶递水”,其背后还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精湛的技艺传承以及对生活美学的独特诠释。王文慧和王文婧姐妹俩在茶艺学习中,不仅要掌握各类茶叶的知识、泡茶的技巧,还要深入了解茶文化的历史脉络、礼仪规范,通过一杯茶传递出人文情怀和艺术美感。她们在追求茶艺梦想的道路上所付出的努力、展现出的坚韧,丝毫不亚于那些在学术领域拼搏的学子

姐妹俩用青春力量打破了社会偏见,给更多像她们一样的年轻人带来了动力,她们的经历也为教育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了有益的思考。在教育多元化的今天,我们应当摒弃单一的成才观和职业观,构建更加包容、多元、开放的教育体系和社会氛围。一方面,学校教育要注重挖掘学生的兴趣特长,提供丰富多样的职业教育课程和实践机会,引导学生根据自身情况选择适合的发展方向,无论是学术研究还是技能培养,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空间和资源支持;另一方面,社会各界也应当积极转变观念,通过宣传和弘扬不同职业的价值和魅力,消除对技能型职业的歧视,让每一个劳动者都能在自己的岗位上获得应有的尊重和成就感。

王文慧和王文婧姐妹俩的故事还在继续,她们用自己的坚持和成就向社会证明:只要怀揣热爱,坚定追求,每每一份热爱,每一个职业梦想都有绽放光彩的机会。让我们共同努力,打破职业偏见的藩篱,为更多年轻人的梦想助力,迎接一个更加丰富多彩、充满活力的职业发展新时代。(郑州大学 吴念)

责编:孙华峰   编辑:赵地  审核 :王世洋

我来说两句 0条评论 0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