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变废为宝、循环利用是朝阳产业,使垃圾资源化,这是化腐朽为神奇,既是科学,也是艺术”“通过高水平环境保护,不断塑造发展的新动能、新优势,着力构建绿色低碳循环经济体系,有效降低发展的资源环境代价,持续增强发展的潜力和后劲”。当前,我国正在开展新一轮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加强回收循环利用能力建设是“两新”政策部署的重要内容。转变发展方式、促进资源高效利用……在中国,循环经济展现非凡“魔力”。
循环经济,作为一种以资源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的经济发展模式,正日益彰显出其在推动经济可持续发展、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等方面的巨大潜力。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变废为宝、循环利用的重要指示精神指引下,我国循环经济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促进了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
发展循环经济利国利民。近年来,我国循环经济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在工业领域,众多企业通过技术创新和管理优化,实现了资源的梯级利用和废弃物的再资源化。例如,一些钢铁企业通过对废渣、废气、废水的循环利用,不仅降低了生产成本,还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在农业领域,生态农业模式得到广泛推广,农作物秸秆、畜禽粪便等废弃物被转化为有机肥料和生物质能源,提高了农业资源的利用效率。在城市生活中,垃圾分类回收体系逐步完善,越来越多的居民参与到垃圾分类行动中,为资源的回收利用提供了有力支持。
循环经济是促进高质量发展的必要手段,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新动能。循环经济是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通过发展循环经济,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降低了对自然资源的依赖,提高了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同时,循环经济产业的发展也催生了新的经济增长点,如废弃物处理、资源回收利用、环保设备制造等领域,为经济增长注入了新的动力。去年7月,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河南省废弃物循环利用体系建设行动方案》,其中提到,到2025年,初步建成覆盖各领域、各环节的废弃物循环利用体系,主要废弃物循环利用取得积极进展。
循环经济是加强环境保护的必然选择,有利于生态文明建设。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往往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导致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等问题日益严重。而循环经济强调资源的循环利用和废弃物的减量化、无害化处理,从源头上减少了污染物的排放,有效缓解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
循环经济是保障资源安全的重要举措。我国是一个资源大国,但人均资源占有量较低。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资源需求不断增加,资源短缺问题日益突出。发展循环经济可以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延长资源的使用寿命,降低资源的对外依存度,保障国家的资源安全。2021年,新乡东源结束以人工为主的拆车历史,从县城南环搬进循环经济园区,年处理报废车能力从3000辆提升到50000辆。
推动循环经济需要做好以下几点:首先要有政策引导和支持。政府部门要制定完善的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加大对循环经济产业的财政投入和税收优惠力度,引导社会资本向循环经济领域倾斜。其次,推动循环经济发展,需要加强技术创新和人才培养。鼓励企业加大对循环经济技术研发的投入,建立产学研合作机制,加快循环经济技术的推广应用。同时,要加强对循环经济专业人才的培养,提高从业人员的素质和能力。再次,推动循环经济发展,需要加强公众教育和宣传。通过多种渠道和方式,广泛宣传循环经济的理念和知识,增强公众的环保意识和资源节约意识,引导公众积极参与循环经济实践活动。
写好循环经济大文章,让高质量发展成色更足。循环经济作为一种创新的经济发展模式,为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我们要写好变废为宝大文章,充分展现循环经济的非凡魅力,让循环经济成为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大河网河声评论员 李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