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百色市委宣传部、市文明办联合印发的《百色市开展“遏制攀比压岁钱移风易俗过大年”倡议活动方案》提到:在春节期间,倡议少发压岁钱、提倡发不超过20元的小额压岁钱,提倡晚辈向长辈送上有意义的“祝福礼”,让压岁钱回归年俗祝福本真。
春节期间发压岁钱是重要的民俗之一,但是“压岁”的本意在于“压祟”,是长辈对晚辈的祝福和期许,希望孩子在来年能够平安吉祥、无病无灾,春节期间给孩子压岁钱,本身寓意是好的,但是一些地方在攀比心理的作用下,把压岁“红包”变了味,不仅淡薄了亲情、败坏了社会风气,还将让老人尤其是低收入的农村老人苦不堪言,过高的压岁钱不仅背离了压岁的初衷,还将加重了长辈的负担,带来了风腐的隐患,百色市“让压岁钱回归年俗祝福本真”的倡议,值得推广。
另外,春节期间发压岁钱还可能成为腐败的“遮羞布”。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可能会利用给孩子发压岁红包的机会,对手握重权的党员干部进行“曲线进攻”,制造腐败的“人情陷阱”,这些穿上发红包“外衣”的腐败行为,与平常的腐败相比,更具隐蔽性和迷惑性,增大了监管难度,减弱了打击力度,更会让人防不胜防,一些党员干部或许没被平时的腐败所击垮,却有可能被“红包”外衣包裹下“糖衣炮弹”所轰倒,最终初心沦陷、底线失守,模糊了原则,淡漠了法纪,被“变味”的红包推向违法犯罪的深渊。
还有,远离“祝福”本真的红包,就是对于收取压岁钱的小孩而言,也没有什么好处。高额的红包不仅会让孩子产生不必要的攀比、炫耀心理,养成“不劳而获”的寄生心态,给纯洁可爱的童心染上了腐朽没落的“铜臭”,还会让他们觉得人与人之间的情感是用钱来衡量的,可能会带歪他们的“三观”,对其成长也是很不利的,因此,家长要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建设,自觉树立勤俭持家的家风家训,要让孩子明白压岁钱所代表的爱护和关心,并且教导他们知道感恩与回报,养成厉行节约的好习惯。
发压岁红包本是亲人情感和新年文化的传承,让压岁“红包”红包代表长辈对孩子的关爱与祝福,既是移风易俗整治奢靡腐败的应有之义,也是对青少年价值观的正确引领,还能让亲情不再“负重前行”,更能营造千年“年味”风清气正的氛围担当,“民生无小事”,各级党委、政府要拿出切实可行的办法和措施,从给人民减负的高度出发,真正让压岁“红包”回归“祝福”本真。(大河网河声评论员 李发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