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4日凌晨零点零二分,随着贴着新春福字的K4159次列车缓缓驶出北京西站,2025年北京地区的春运首趟旅客列车正式启程,春运也拉开帷幕。随着中国科技腾飞,智慧春运已深入人心,秉持着科技为民、科技惠民的初心,科技与人文深度融合的生动实践正在上演。
铁龙穿云破雾来,万里高速展新图。2024年,中国铁路成就斐然,全国营业里程突破16.2万公里,复兴号高铁动卧首秀,CR450动车组下线,一张四通八达的交通网,守护人民的归家旅途。比如重庆、成都等地今年特别安排CR400AF-S型复兴号智能动车组,通过设备集成、布局优化等技术将列车定员从577人增加到619人,大件行李架容量增加一倍,让中国铁路以更加温暖、舒适、迅速的姿态,确保每一位归心似箭的旅客有车可坐,更坐得安心、舒心。
智网织春归路远,科技护航亿人行。从智能化的购票系统到自助检票进站,从人脸识别的便捷安检到精准的行程信息推送,从福州站的“遗失物品智能化信息管理系统”到闽赣两省111个高铁站的“铁路e卡通”服务全覆盖。买得到票、等得到车、回得了家,人民所求无非安全迅速四字,这次春运里便由智能化技术和设备来满足。曾几何时,12306系统还经常由于繁忙而崩溃,引发大众的批评吐槽,如今先后出台的学生及务工人员票额预约功能以及“系统自动提交购票订单”功能,已经让通宵排队变成了历史,这不仅是切实回应人民期盼,解决群众心心念念的实际问题的体现,更是中国铁路现代化进程的生动注脚。
归途漫长情切切,人文关怀暖人心。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这场春运里,铁路部门还关注民生“微实事”,切实提升旅客幸福感,比如针对“老幼病残孕”等重点群体,采取适老服务,在现场预约与线上填写多方面为其提供便利;北京西站对“036”爱心候车室功能布局进行升级改造,设置儿童娱乐区(家长陪护区)、敬老候车区、轮椅候车区、便捷换乘区四个功能服务区,满足不同旅客的乘车需求;广州南站推出交通接驳智慧系统,让旅客回家之路更畅通......这些不仅是科技进步的体现,更是国家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的生动诠释。
春运不仅标志着一年一度人口大迁徙的开始,更是展现新时代中国社会发展活力的重要窗口,神州大地绿水青山,航路繁忙、高铁疾驰,川流不息间,新时代的中国故事还在继续。( 山东大学 周三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