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河南省政府工作报告,确定了发展新目标,描绘了民生新图景。一条条利民举措,一串串惠民数字,让“民生温度”切实可感。政府工作报告指出:2025年要以更大力度推进乡村振兴,从实施粮食产能提升、乡村建设提质、农民持续增收等工程,“农”墨重彩绘“豫”乡村振兴新图景。
农业是我国经济命脉所系,是立国之本、强国之基。只有做好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大文章才能推进乡村振兴又好又快发展。过去的一年,河南在乡村振兴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尽管遭受极端灾害天气影响,粮食总产量依然达到1344亿斤,连续8年稳定在1300亿斤以上,耕地面积连续4年净增累计超过170万亩,这是河南农业根基稳固的有力彰显;累计创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15个、优势特色产业集群9个、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22家,培育农民合作社20.3万家、家庭农场27.5万家、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12.7万个等,充分凸显河南在强“豫”兴“农”上创造了不凡的成绩。
乡村提质,兴“豫”旺“农”有良方。只有不断实施乡村建设提质工程,才能为魅力河南增强先导。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统筹县域城乡规划布局,分类推进乡村建设片区化、组团式发展,培育20个省级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先导区……2025年河南省政府工作报告对推动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提升农村公共服务水平,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健全管护长效机制都开出良方,由此按图索骥,魅力河南将更加和谐美丽充满魅力。
强链赋能,“豫农优品”有力量。对于农业大省、人口大省的河南来说,在农民增收、发展农业现代化上尤其重要。为此,政府工作报告精准绘制了新目标,要求全省通过深化“万企兴万村”行动,做好“土特产”文章,大力发展乡村富民产业,因地制宜发展设施农业,培育壮大粮油、畜牧、特色果蔬等产业集群,打造一批超百亿、超千亿产业链,做强“豫农优品”品牌。健全产业联农带农机制,打造“豫农技工”品牌,推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质强能增效,促进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和农民多元增收等,让农业大省高水平发展更有方向和力量。
持续增收,浓墨重彩“豫”向前。实施农民持续增收工程也是乡村振兴的核心任务之一。为了让河南的农产品在市场上更具竞争力,让农民的腰包更鼓,政府工作报告指出今年应加快发展智慧农业,争创国家农业(育种)人工智能应用基地,这是河南农业紧跟时代步伐,迈向现代化的重要举措,也是推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质强能增效,探索闲置农房通过出租、入股、合作等方式盘活利用的有效实现形式,促进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和农民多元增收的举措,由此带动农民增收,脱贫成果的巩固就更有底气,农民在致富的道路上就一定能稳步前行。
政府工作报告鼓干劲,“农”墨重彩绘“豫”乡村新图景必定更美更有魅力。新的一年,我们应全力以赴按照省政府工作报告制定的新目标,在乡村的全面提质上一着不让、奋勇当先,中原沃野必定更加充满振兴的力量。(大河网河声评论员 张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