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声丨城镇化提质增速 精心描绘美好“豫”景

2025年01月20日11:01

来源:大河网

省长王凯在河南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指出,要更大力度推动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提升郑州都市圈能级,提升区域联动发展水平,提升县域综合承载能力,提升城市功能品质。

  新型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近年来,河南省牢记嘱托,践行初心使命,有针对性地实施城市基础设施补短板、城市更新提质等“八大行动”,持续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2024年,全省实施城市更新项目3610个、完成投资4610亿元;新建绿色建筑9638万平方米,培育省级智能建造试点项目29项,打造高品质生活空间,让城市宜居、韧性、智能。

  突出重点,推动中心城市“起高峰”。作为城市体系的骨干,中心城市既是吸引国内外资源的集聚之地,也是区域发展的增长极,不仅需要充分利用区位优势,促进联动发展、协调发展,更需要增强城市综合经济能力、科技创新能力、国际竞争能力、辐射带动能力、交通通达能力,在经济社会建设中持续发挥主导功能和枢纽作用。对此,河南着力实施中心带动,让主副引领“起高峰”。省会城市郑州当好国家队、提升国际化,不断拓展“朋友圈”形成发展合力,“研发在郑州、制造在都市圈,头部在郑州、链条在都市圈,主链在郑州、配套在都市圈”的格局加快形成。同时,洛阳、南阳擦亮副中心城市名片,鼎立中原,发力竞跑。

  注重协同,力促县域经济“成高原”。县域活则全盘活,县域强则省域强,县域稳则大局稳。随着城乡融合发展的路径不断演进,统筹推进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被赋予更多的时代内涵与价值。河南县域面积约占全省的85%,常住人口约占全省的70%,生产总值约占全省的60%,县域经济在全省大局中始终是强力支撑、坚实底盘,是河南激活国内大市场、畅通国内大循环、融入国内国际双循环的重要基石,也是河南在新发展格局中进入中高端、成为关键环的关键所在。河南聚焦县域经济特色化、特色经济产业化、产业经济集群化,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壮大特色产业集群,把重点项目作为“牛鼻子”,把改革创新作为“动力源”,把优化环境作为“金招牌”,建设各具特色的豫西、豫南、豫东、豫北城镇协同发展区,促进县域经济“成高原”。县域经济多点支撑,形成河南经济的多个引擎。

  抓住核心,打造特色鲜明的韧性城市。新型城镇化不仅要考虑规模经济效益,而且要把新发展理念全面融入城镇化进程,在改善人居环境中增强人民的幸福感。河南省坚持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把安全理念贯穿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全过程,打造宜居、创新、智慧、绿色、人文、韧性城市。结合实际,有针对性地实施城市基础设施补短板、城市更新提质等“八大行动”,打造高品质生活空间,让城市宜居、韧性、智能。2024年,全省实施城市更新项目3610个、完成投资4610亿元;新建绿色建筑9638万平方米,培育省级智能建造试点项目29项。人居环境日益改善,使全省城乡宜居安全韧性特色“更加彰显”。生活在城市里,无论“老市民”还是新市民,都是城市发展的主体,他们对河南城市变化树立了大拇指。

  推进新型城镇化,顺势而为添“豫”景。立足新的历史方位,河南将以更高标准持续推进新型城镇化,根据规划,到2025年,河南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要达到63%,不但会为河南挖掘内需潜力、增添发展动能提供强大支撑,还能使人民群众享受到更便捷、更智能的现代城市生活。有理由坚信,全省上下凝心聚力抓落实、蹄疾步稳往前走,就一定会早日实现美好愿景,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大河网河声评论员 董宏达)

责编:孙华峰   编辑:赵地  审核 :王世洋

我来说两句 0条评论 0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