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声丨乐见大学“校内游”成为寒假“文化源”

2025年01月21日14:27

来源:大河网

随着寒假到来,大学校园再次成为家长和孩子们研学旅行的热门目的地。不少高校校内资源将对外“开放”,不仅提供了参观校园的机会,也规划了多样化的精品路线。

家长带着孩子游大学,大学开门迎客,这是一个美好双向奔赴,让孩子在游玩中了解大学,让大学在接受家长、孩子游览中接受社会的滋养,是互相成就。让大学“校内游”成为寒假“文化源”,应该是我们追求的方向。

让人们更好地感受大学,尤其是让孩子感受大学,对于打造崇尚知识、崇尚科技的社会氛围,对于让孩子养成热爱知识、崇尚真理的习惯有重要意义。作为大学,应该利用好这个时机,设计好大学校园环境,组织好各种常规活动,让大学的知识氛围、文化素养、各种活动,传递出真理的味道,树立起大学的形象。作为大学生,应该把寒假当作宣传自己、展示自己的一个“黄金季节”。这种宣传与展示,不仅是为了宣传自己,更是为了宣传“知识是美的”“真理是甜的”,从而滋养家长,影响孩子,让其感受大学的包容的治学精神和文化魅力

让人们更好地认识大学,尤其是让孩子认识大学,对于孩子的学习、成长有重要的意义。因此,作为大学,应该对大学的特色、成果、历史进行认真地解读。一些大学组织一些义务解说员,他们义务去进行大学的讲解,去介绍这所大学的历史,去探讨这所大学一些值得关注的重要的科研发现、重要的人物,非常好;哈尔滨工程大学,在热门打卡点和人流密集区域,增设了值班人员,为给研学团队提供更好的参观体验,学校专门组织大学生志愿宣讲团的志愿者,精心设计了适合中小学生研学的个性化的宣讲内容,并设计了红色哈军工文化和蓝色船海文化两条研学线路;清华规划了四条精品游览路线和六条红色讲解路线,为入校参观者讲解清华故事;等等。这些讲解、设计都能让参观者更好地认识大学。其实,认识大学就是认识知识,认识文化,认真治理,从而,在心中埋下理想的种子,搭建起高校与社会沟通的桥梁。每个参观人都是一个桥梁,无数参观人就是无数的桥梁,高校与社会沟通畅通无阻,高校与社会才能形成更好地互相促进。

让人们更好地用好大学,不仅是家长、孩子,而是所有人。人们在参观中感悟大学,认识大学,感悟了精神,学到了知识,能够在实际生活中应用,同时,也传播给他人,帮助别人感悟大学、认识大学,激励他们在人生的奔腾中学会利用好大学的知识资源,从而促进高校与社会的交流合作,让高校的力量不仅体现在教育人上,更体现在真理探索上、知识创造上、为社会服务上。

让大学“校内游”成为寒假“文化源”,不仅是家长孩子的“文化源”而是所有人的“文化源”,让大学走进更多人的心中,走进时代,成为我们社会生活中的“知识乐园”“真理家园”“科技源泉”,这是大学的责任担当。大学之大,不仅有高楼之大、大师之大,还要有服务社会之大。(大河网河声评论员 殷建光)

责编:孙华峰   编辑:杜若森  审核 :王世洋

我来说两句 0条评论 0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