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平台经济、共享经济等新业态蓬勃兴起,快递员、外卖配送员、网约车司机、货车司机等新就业群体大量涌现。为让新就业群体感受到城市的温度,绥阳县委社会工作部积极探索运用街道或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建设“暖新驿站”,为新就业群体筑起温暖港湾。
快递员、外卖员、货车司机、网约车司机等新就业群体的出现,是社会经济生态繁荣、创新活力迸发的表现,也是人人用心奋斗、实现人生出彩的写照。为新就业群体打造温暖的驿站家园,让新就业群体有参与社会治理的渠道机会,给新就业群体创造获得社会尊崇的绽放舞台,体现的是基层治理的现代化水平和人性化程度。
群众在哪里,服务就在哪里,关怀就送到哪里,夏送清凉、冬送温暖,开辟专门空间和休息区域,解决外卖骑手、快递员和临时受困人群的休息、喝水、如厕等急事难事,同时加大入户走访、慰问救助力度,把雪中送炭的底部兜牢,加大交通安全、防电信网络诈骗等专业信息精准输送力度,确保身心安泰、健康安全,这样的实在事就办到了民生紧要处、群众心坎上。民之所盼、政之所向,由此可见。
温饱之外,尊崇、认可和社会参与的需求,也是新就业群体的心愿所在。敞开参与路径、主动走近他们,让更多新就业群体充分发挥“人熟、地熟、情况熟”的优势,化身城市文明创建志愿者,参与环境卫生治理、安全隐患排查、微小纠纷化解等工作,铸就“最美”牌先进模范人物品牌,真正成为基层治理的“千里眼”与“顺风耳”,助力城市综合治理、群众治理、柔性治理、高效治理。
暖新驿站,位置很重要,在新就业群体经常奔波的商圈、商铺之内或大型交通站点周边。暖新驿站,心心相印,面对面的交流之中能够听得到真实的想法和诉求,从和谐人际、畅通物流,为平台经济、共享经济等新业态健康发展,新就业群体幸福生活的角度,实实在在地去探讨和研判一些核心要件、关键问题。
比如,还有没有哪些城市管理制度上的有待完善优化之处,是不是某些小区、单位还存在对快递员、外卖员的不友好举措,快递物流、城市客货运摆渡中还有哪些可能中梗阻,如何更好地打通“最后一米”,让新就业群体的工作环境更友好、收入增长更有力、社会归属更强劲。开展这样有深度有质量的交流,一定会更有收获。
平视最温柔。新就业群体需要的不是特殊照顾,也不是另眼相看,而是平等相待。“暖新驿站”是城市柔情有机融合的一分子,基于公正原则,散发城市温度,并不突兀而另类。自强不息的他们能够靠自己的双手在一个充满希望的城市里创造属于自己和家人的美好生活,也可以通过现有的机会空间实现社会参与、社会荣誉和社会地位的积极贡献、实时共享和不断攀升,这是一个良性而有机的融合过程,也是对市民群众和各行各业都十分有益的社会建构。守法自律、主动有为,充分利用自身对互联网信息工具和移动网络“交际语言”的熟悉程度,新就业群体在智能互联的新生态中当更加自信而从容,也就此将在助老扶“智”、智慧城市建设、虚拟经济提质升级等方面发挥更大作用。(大河网河声评论员 张翼)